送崔兴宗 王维 62 0 0 0
标签: 重阳节古诗
下一篇: 七夕歌

0 注释

君王:《通鉴》载,玄宗自开元二十二年正月至二十四年九月居于洛阳。
阔:宋蜀本、《全唐诗》作“迥”。
菊花节:重阳节,旧俗于此日采菊泛酒,故称。“泛酒”。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饮于环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飘流,停则取饮,相与为乐。

0 译文

亲近的人已慢慢远去,此恨未消,朋友也已稀少,有谁谌怜?
君王今在洛阳,游宦的人都云集于此。
边塞阔远,山河一览无余,天高云树也显得微小。
我们相约在重阳节会面,一同相聚在洛阳。

0 赏析

开元二十二年(734),王维仍闲居长安。崔兴宗为维之内弟,兴宗欲自长安赴洛阳,维作此诗送之。首联:“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以问句开头,“皆”“复”二字生动反映出诗人此时心情的怅然若失,友的离去犹如雪上加霜,诗人的心情是低落的。
颔联:“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此联道出兴宗出游的原因应是游宦,对仗工整,“君王”对“游宦”,“未”对“尽”,“西顾”对“东归”,且互为因果,因“未西顾”,所以“尽东归”,“尽东归”原为“未西顾”,“尽”字十分传神地道出当时因唐玄宗在洛阳,奔走仕途者一时云集于此的热闹场面。
颈联: “塞阔山河净,天长云树微。”此联写景,诗人放眼远方,只见边塞辽阔,山河明净,天高水长,云树低微,诗人以画家之笔,勾勒出一副苍茫而雄阔的天地山河图,再缀以云树,则云树更显其微,以鲜明的对比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不由得想到很多,思绪也飘到远方,给人无穷的暇思。
尾联:“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诗人将视线收回,以满怀期待之心收尾,令人心慰的是今日虽送别,然相聚已不远矣。可见诗人与兴宗的感情之深。
王维的诗,以诗抒写人生,感情真挚,恬淡自然,很注意以画家的眼光,捕捉自然界的意象,用绘画的手法表现出来,出神入化,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却又常常透出几分玄妙的禅意,引人深思。
RangeTime:0.016858s
RangeMem:298.22 KB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