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对终端客户的争夺和占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中国互联网的三驾马车,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无一例外地都先后将触角伸进了IM领域。做电子商务的阿里集团开发了阿里旺旺,做网络游戏的盛大做了圈圈,做搜索的百度新近上马了百度hi。IM作为占领终端最有效的聚合手段,已经得到互联网巨头的共识。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IM已经显示出它有别于其它网络产品的特殊性来。<br />
目前在即时通讯领域,除了腾讯QQ一家独大以外,MSN占领了白领高端人群,其它的如网易泡泡,盛大圈圈,新浪UC,lava-lava则各占市场一部分。尽管市场上做IM的公司很多,却很难与QQ相抗衡。这并不是马化腾真的比其他人聪明多少,也不是QQ就一定比其它IM产品强多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中国网民的使用习惯,中国网民对IM的理解和应用,网络环境之于多年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br />
回顾一下历史,多年前,腾讯做QQ时是用其它项目养着它,经2亿网民逐步探索,走到了今天的高度。这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融合,调整,产品开发。在今天,任何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再上马IM项目,如果再走当年腾讯走过的路,市场和时间都不允许,也很难得到用户的认可。毕竟,用户更多时候只需要一个IM。但IM又成为后来者绕不开的一道门槛,不做是等死,做是找死。从战略角度看,这是必须要跨过去的。如何切入这一领域,成为一个难题。切入点掌握不好,注定面临失败。<br />
事实上,去分析腾讯的发展会发现,依附于QQ之上的QQ秀,音乐,广告,新闻,都是在IM平台上价值的自然延伸。作为一个系统最重要的基础,QQ起到了承载虚拟经济的平台作用。纵观市场上其它IM工具,之所以很难与老大较量,主要原因还在于它们本身只是一款单纯的产品。而今天QQ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系统。一个新上马的弱小产品如何与一个成型的系统较量呢?<br />
平台化在这两年成为一种趋势,后来者的众多尝试也证明了这种演变。今天的网络公司要切入IM已经成为一种公开的挑战。一方面不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要走出产品的特色之路。纵观市场上的多个IM产品,发展思路基本大同小异。笔者以为,从某种角度看,注定了只能是QQ的追随者,很难实现超越。<br />
分析今天的IM市场,许多公司迫于腾讯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匆忙之间上马IM项目,导致了项目的失败。人员,技术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很难得到用户的认可。先开发一个产品,再培养用户习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事实上今天的IM更多的是平台化的趋势。<br />
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两端,B和C,在今天的价值已经完全不同。在C已经被占领的情况下,如何再去切入,吸引C?从这个角度来看,lava-lava的OEM之路不失为一个新的合理切入IM的解决途径。至于是否能够挑战腾讯的地位,还有待市场检验和证明,但起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br />
在中国的IM市场,现在说垄断言之尚早。腾讯的一家独大是有历史的因素在里面。这个市场现在已经逐步走向了战国争雄的局面。在今后,腾讯或许依然会一家独大,但其它公司并非没有机会,只要找好切入点,拿出足够的智慧来,走出独特的道路,一样会拥有自己的用户群和江湖地位。新浪UC,网易泡泡,lava-lava,盛大圈圈都有这个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