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br /> “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br /> 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br /> 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br /> 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br /> 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br /> 、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br /> 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br /> 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若比《老子》<br /> 为我们的《圣经》,想必绝无过誉之嫌。<br /> 本电子版《老子》为我们闲时阅读过程中,零零散散打字输入而<br /> 成。千百年来,《老子》的版本以及诸多的注、释、解、疏、补、评<br /> 、证、诠、译、辨、校,多如牛毛。其中有名有姓藏之名山者,亦不<br /> 下三百种之多。我们这里主要参照了旅美学者陈鼓应教授所著《老子<br /> 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版〕一书中所附校定文。陈<br /> 鼓应校定文原是“依王弼本为蓝本,参看[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br /> 的]帛书本及傅奕本等古本,根据历代校诂学者可取的见解,加以订<br /> 正”。此外,为数不多之处,我们参照了帛书本及江南文化书院黄山<br /> 分院编《道德经》〔一九九零年版〕,擅自作了添加。<br /> 凡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符号代之。<br /> 《老子》第一章                    第一章<br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br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br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br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r /> 《老子》第二章                    第二章<br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br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br /> 随。恒也。<br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br />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br /> 《老子》第三章                    第三章<br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br /> 民心不乱。<br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br />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br /> 《老子》第四章                    第四章<br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br />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br /> 《老子》第五章                    第五章<br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br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br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br /> 《老子》第六章                    第六章<br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br /> 不勤。<br /> 《老子》第七章                    第七章<br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br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br /> 其私。<br /> 《老子》第八章                    第八章<br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br />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br /> 夫唯不争,故无尤。<br /> 《老子》第九章                    第九章<br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br />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br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br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br />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br /> 《老子》第十章                    第十章<br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br />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br />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br />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br />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br />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