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章所引《齐民要术》各条,均见《要术·种瓜第十四》。除附录的“黄瓜”外,其余所指皆为甜瓜。
②喎:与呙同。《说文》:“呙,口戾不正也。”段注:“斜戾曰呙。”“戾”,曲也。石注:“喎”,现在写成“歪”。
③又收瓜子法:原作“又收瓜子”,殿本作“又收瓜子法”。据补“法”字。
④原作“食瓜时美者收取”,殿本作“食瓜时择美者收取”。据补“择”字。
⑤何以必须快簸?猜想簸慢了会使瓜子曝干,不符“将干未干”(“日曝向燥”)的要求。
⑥频烦:与“频繁”义同,可释作接连不断地、多多地、多次地。《齐民要术》亦作“频烦”,殿本作“频翻”。
⑦藏瓜:五六月种的秋瓜,结的小甜瓜,可以作酱瓜。按:山东酱菜店,常将秋甜瓜,挖去瓤,内装八宝馅,一起酱渍,称作“包瓜”,是著名上等小莱。
⑧笼:《齐民要术》同,殿本作“能”,误;其余各本均作“笼”字,不误。“笼”,显然是一种瓜病,从后文“防治瓜笼病法”看来,似乎是由害虫所引起的一种病。
⑨掊:即今“刨”字。
⑩瓜子应种在坑中,这里却说是“于堆傍向阳的一面”,这是和刨坑的方法相关联的。掘坑时将土堆在坑的北面,则土堆的阳面,正好是坑的北面向阳处。
不锄则无实:这句话有些夸大了耘锄的作用。不锄便结实少,而且质量也差,但并非全然不结实。
果蓏:木实为果,草实为蓏,瓜类的果实均称蓏。
永无虫矣:《齐民要术》作“迥无虫矣”。都是将“笼”指为虫害。又“治瓜笼法”,殿本是作为大标题与“种瓜”的大标题并列的,而不是作为“种瓜”内容的一个部分。而且在“永无虫矣”之下,又掺入九十四字的注文,十分混乱。
凡瓜所以早烂者:译文将“烂”字按照本义译作腐烂、坏掉。这样译,上下文义贯通。
区种瓜法:殿本作大标题,从“种瓜”节独立出来。此外,并将许多与“区种法”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如“崔寔曰”、“《龙鱼河图》曰”、“《博闻录》曰”等,统统挂在“区种瓜法”下面。与元刻大字本歧异之处繁多,不胜枚举。
一斗:原缺,据《齐民要术》及殿本补正。
腊时祀炙萐:“腊”,是农历十二月的祭祀礼,祭祀时要供奉炙肉。“萐”是悬挂炙肉的萐蒲枝条。
蚶:音“憾”,瓜虫。
《龙鱼河图》:所言皆荒诞无稽,原书佚。此系《齐民要术》所引用。
鼻:果鼻,指果蒂。《声类》曰:“蒂,果鼻也。”蒂:同蒂,指瓜果同枝茎相连的部分。“两鼻”,当系骈生柱头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