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注释
①《全唐诗》题下注:“《乐府》诗题作《唐功成庆善乐舞辞》,一曰《九功舞》,殿庭朝会所奏文舞也。《新唐书·礼乐志》曰:‘太宗生于武功之庆善宫。贞观六年,幸之,宴从臣,赏赐间里,同汉沛宛。帝欢甚,赋诗,吕才被之管弦,名曰《功成庆善乐》,以童儿六十四人,冠进德冠,紫挎褶,长袖漆髻,屐履而舞。’(旧书·乐志》曰:‘《庆善乐》,太宗所造也,名(九功之舞》,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也。冬正享燕及国有大庆,与《七德舞》偕奏于庭。”’武功:县名,今属陕西。据《册府元龟》卷一0九,诗当作于贞观六年(632)九月己酉日。(金石补编)卷一0录此诗,题作(贞观六年幸慈德寺旧宅十韵)。按:慈德寺在庆善宫侧,唐太宗为其母窦太后所建。
②寿丘:在今山东曲阜东北,传说是黄帝诞生地。
哪邑:当作“丰邑”。沛县丰邑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
④悬弧:弧即弓。古代风俗,生男孩于门左悬弧,以示男子志在四方。见《礼记·内则》。
⑤运改:时运更替。此指隋末战乱。
⑥郁:忧愤积聚。匡时:治理天下。
⑦指靡:指示方略,调度一切。
⑧怀柔:招来远方异域,使之归附、夷:平。
⑨梯山:遇到高山峻岭,施梯而登。比喻经历险远的路程。
⑩驾海:乘船渡海。亦喻经历险远的路程。
11、单于:汉时匈奴对其君长的称呼。
12、日逐:匈奴王号,位次于左贤王。文媲(pi第二声):文阁。媲,屋檐前板。
13端雇(州:端拱无为,负展而坐。雇是帝座后画有斧形的屏风。四岳:四方诸侯。
14、芸黄:花草枯黄。《诗·小雅·苔之华》:“曹之华,芸其黄矣。”
15、散:全诗校:“一作坻。”
16、乡:全诗校:“一作谯。”
17、大风诗: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归故乡沛县,召故人父老欢宴,帝自击筑,作歌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见(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