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液池
- 子城西乾明门外有太液池。水从玉泉流入延竟大内。旧名西海子。石梁跨其上。自承光殿达西安里门。约广二寻。修数百尺。两崖突甃出水中。下斗门鲸兽。上楯栏。皆白石镌镂如玉。中流驾木贯铁。�\丹槛掣之可通舟。东西峙华表。东曰玉蝀。西曰金鳌。其北别驾一梁。自承光达琼岛。制差小。南北亦峙华表。南曰积翠。北曰堆雪。
- 泱漭沧池混太清。芙蓉十里锦云平。
- 曾闻乐府歌黄鹄。还见秋风动石鲸。
- 玉蝀连蜷垂碧落。银山缥缈自寰瀛。
- 从知凤辇经游地。凫雁徊翔总不惊。
- 承光殿
- 在乾明门外。有瓮城。东西南隅辟二门入梯。至巅闍雉围回。皆设睥睨。中构金殿。穹窿如盖。雕栊绮牖。旋转如环。俗名团殿。外围以廊。向北皆金饰垂出垣堞间。甚丽。北直琼岛。中有古柯。栝干叫结偃盖。数百年物也。
- 小苑平临太液池。金铺日上见蟠螭。
- 云中帝座飞华盖。城上钩陈绕翠旗。
- 紫气曾回双凤辇。青松犹有万年枝。
- 从来清跸深严地。开尽(遗一碧字)桃人未知。
- 琼华岛
- 在太液池中。从承光殿北度梁至。岛有岩洞窈窅。磴道纡折。皆叠石为之。其间古殿结构翻起逋回。绮牖玉槛。重阶而上。榜曰。广寒之殿。相传元太后梳妆台。今阑槛残坏。内金刻云物犹覆榱栋间。下布以文石。傍一榻亦元故物。殿前旧有亭曰瀛洲。方壶玉虹金露。今惟遗址耳。
- 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
- 古来漫说瑶台迥。人世宁知玉宇寒。
- 落日芙容炳袅袅。秋风桂树露漙漙。
- 胜游寂寞前朝事。谁见龢笙驾彩鸾。
- 龙舟浦
- 琼华馆东北。过堰有水殿二。一藏龙舟。一藏凤舸。舟之制。首尾刻龙凤形。上结楼台。以金饰之。又一浦。藏武皇所造乌龙楼船。岸际有丛竹荫屋。浦外三苎横出水面。
- 别殿阴阴水窦连。汉家帝子有楼船。
- 兰桡桂楫曾千古。锦缆牙樯忆往年。
- 汾水秋风空落日。隋堤杨柳漫生烟。
- 今皇别有同民乐。不遣青龙漾碧川。
- 芭蕉园
- 承光殿南朱扉。循东水浒。半里重闼广砌中。一殿碧瓦。穹窿如盖。上贯以黄金双凤。项缨络。悬缀雕笼。绮窗朱槛玉槛。八面旋匝。曰。崇智殿。殿后一亭金饰。北瞰池水。转西至临漪亭。又一小石梁出水中。有亭八面。内外皆水。云。钓鱼殿。前有牡丹数十株。园名芭蕉。岂昔有而今独存其名耶。
- 小山盘折翠浛岈。松桧阴阴辇路斜。
- 草长兰(遗一亭字)迷曲水。雨深桃洞自飘花。
- 紫云依旧围黄屋。青鸟还应识翠华。
- 知是使臣焚草地。文光隐隐结红霞。
- 乐成殿
- 从芭蕉园南循水过西苑门半里。有牖泻池水转北别为小池。中设九岛三亭。一亭藻井斗角为十二面。上贯金宝珠顶。内两金龙并降。丹槛碧牖。尽其侈丽。中设一御榻。外四面皆梁槛。通小朱扉而出。名涵碧亭。其三亭制少朴。梁槛惟东西以达崖际。东有乐成殿。左右槛各设龙床。殿后小室亦设御榻。皆宣皇游历处也。殿右有屋。设石磨二。石碓二。下激湍水自动。盖南田谷成于此舂杼。故日乐成。
- 太液东来锦浪平。芙蓉小殿瞰虚明。
- 赤栏醮影双龙卧。绿水浮渠九岛轻。
- 漾日金鳞堪引钓。拂天翠柳乱闻莺。
- 激流静看飞轮转。天子无为乐岁成。
- 南台
- 从乐成殿度桥。转南一径。过小红亭。二百余步。林木深茂。内有殿曰昭和。皆黄屋。傍有水田村舍苑。为农家。
- 青林迤逦转回塘。南去高台对苑墙。
- 暖日旌旗春欲动。薰风殿角昼生凉。
- 别开水榭亲鱼鸟。下见平田熟稻梁。
- 圣主一游还一豫。依然清禁有江乡。
- 兔园山
- 从南台达西堤。过射苑有兔园。其中叠石为山。穴山为洞。东西分迳。盘纡而上至平砌。又分绕至巅。布甃皆陶埏。为云龙之象。砌上设数铜瓮。灌水注池。池前玉盆。内作盘龙。昂首而起。池水从盆底一窍直出龙口。分入小洞。由大明殿侧。九曲注池中。殿傍乔松数株参立。古藤萦附于上。复悬萝下垂池边。多奇右。一名小山子。
- 汉王游息有离宫。琐闼朱扉迤逦通。
- 别殿春风巢紫凤。小山飞涧架晴虹。
- 团云芝盖翔林表。喷壑龙泉转地中。
- 简朴由来尧舜事。故应梁苑不相同。
- 平台
- 太液东来西堤。出兔园。东北台高数十丈。中作圆顶小殿。用黄瓦。左右各四楹。楼栋稍下。瓦皆碧。南北陲接斜廊。悬级而降。面若城壁。下临射苑。背设门牖。下瞰池。乃武皇所筑。尝阅射于此。
- 日上宫墙霏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
- 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华映水开。
- 云傍绮疏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
- 金銮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扬愧不才。
- 万岁山
- 在子城玄武门外。更出北上。中门为大内之镇。山高百余丈。周回二里许。金人积土所成。旧在元大内。今林木茂郁。其巅有石刻御座。两松覆之。山下有亭。周回多植奇果。名百果园。
- 日出灵山花雾消。分明员峤戴金鳌。
- 东来复道浮云迥。北极觚稜王气高。
- 仙仗乘春观物化。寝园常岁荐樱桃。
- 青林翠葆深於沐。总是天家雨露膏。
- 嘉靖丙午(西元一五四六年)岁仲春衡山文徵明书于玉磬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