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宫樵薪苦学

范晔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标签: 初中文言文
注释 0
1.少孤:年幼丧父。   2.明:精通;懂得。   3.授:传授;教。   4.诸:所有。   5.好:喜欢,爱好,喜好。   6.怪:奇怪。   7.索:索要   8.承宫:东汉人。   9.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10.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11.樵薪:砍柴。   12执苦:干苦活。   13.庐:屋子。   14.笞(chi).:用竹片鞭打。   15数:几。   16欲:想要。   17樵薪:砍柴。   18执苦:干苦活。   【启示】   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   【承宫樵薪苦学里众学生为什么要阻止猪的主人打承宫?】   《春秋》中有一个原则是“仁”
译文 0
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经书,给许多学生讲解《春秋》。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 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去寻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众位学生 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几十年里,就精通了这本经书。
赏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