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⑵“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
⑶却来:又来,再来。
⑷“落花”二句:“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⑸小蘋:当时歌女名。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小莲、小蘋等名,又见晏幾道《玉楼春》词中。
⑹心字罗衣:未详。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说亦未必确。疑指衣上的花纹。“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远,但李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
⑺彩云:比喻美人。江淹《丽色赋》:“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其比喻美人之取义仍从《高唐赋》“行云”来,屡见李白集中,如《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赋彩云”、《凤凰曲》“影灭彩云断”等。白居易《简简吟》:“彩云易散琉璃脆。”此篇“当时明月”“曾照彩云”,与诸例均合,寓追怀追昔之意,即作者自跋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