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注释
天门谣:词牌名,据宋王灼《碧鸡漫志》,此篇词牌应为《朝天子》,《天门谣》是作者依据此篇内容改题的新名。此词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牛渚(zhǔ):山名。又名牛渚圻。在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其山脚煅入长江部分,叫采石矶)。古时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孙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即此。
天门:牛渚西南方有两山夹江对峙,状若蛾眉,谓之天门。
限:隔断。
七雄:六朝及南唐。七雄豪占指这七国都曾雄踞于此,吴、东晋、宋、齐、梁、陈及南唐七代均建都于金陵。
与:提供,给。
滟滟(yàn):水闪闪发光的样子。
塞管:指羌笛、胡笳之类。
阿滥:曲调的一种,即《阿滥堆》。
槛(jiàn):槛栏,指亭子的栏杆的木头。
历历:分明可数。
西州:此处代指金陵,即今南京。
更点:报更的鼓点。
0
译文
牛渚西南方的两山夹江对峙,仿若天门,历来偏安江南的七雄就是凭借长江南北的天险地势而雄踞一方。薄雾渐渐散开,像是有意让闲人登山游览。
明月渐渐升起,江面波光潋滟,羌笛吹奏着《阿滥堆》。夜深了,阵阵江风吹过亭子栏杆,我仿佛又清晰地听到了从西州远远传来的打更声。
0
赏析
此词为登览感怀之作。上片“牛渚”二句乃词人登临采石山蛾眉亭所见,脚下牛渚矶突出江中,绝壁嵌空,对面相望者天门山,两山夹江对峙,“牛渚天门”成为扼守金陵古都西方门口的天险关塞。“清雾敛”二句辞意顿折,昔日“七雄豪占”的天险要塞,而今成为“闲人登览”,观赏山川胜境之地。下片是登临中所思。描写夜晚的景致:月下江潮平阔,波光潋滟,听管笛清冷,顺风传来金陵西州城的夜更鼓点,一派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这些,与当年戍守关塞时的金戈铁马,刁斗号角,大异其趣;彼时,谁能领略我此刻所见所闻之奇观雅趣!自然,金陵之晨钟暮鼓,似亦向人昭示着“七雄豪占”的历史兴亡的教训,发人警醒。全词笔势雄健,视野宏阔,或写景寓意,或借声传情,颇有尺幅千里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