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注释
① 上国:京城临安。此泛指故土。
② 脍鲈:晋张翰在洛阳为官,思家乡吴中的鲈鱼脍等美味,辞官归乡。
③ 苒苒:形容时光渐渐过去。
④ 剪梅:用陆凯赠范晔诗之事。
0
译文
江水苍茫无际,眼望柳丝倦疲荷花愁凄,我跟柳荷共同感受到了秋意。荒废的楼阁先感到寒凉,陈旧的帷帘空垂着暮色,远飞的鸿雁最厌恶猛劲的风力。羁旅中企盼故园的消息,我爱故乡那映入眼帘的南山翠碧。眷念着京都,谁是那羁旅江汉、怀恋家乡美味的未归客?
很快又到了岁末,瘦骨嶙峋,临风而立,听着夜晚萧瑟的秋风,吹动起我心中的冷寂。夜露中蟋蟀叫得悲戚,一盏青灯照着冷屋,翻着书禁不住愁肠满腹,将两鬓染成了白色。年少时豪爽俊逸的游伴已完全断绝了消息。最使我可怜难堪的地方,使我痛楚无奈,柔弱的神魂惊悸,是在南浦采撷香草相送,是在雾绕烟迷的驿馆剪梅赠别!
0
赏析
宁宗开禧三年因韩侂胄北伐失败,词人牵连入狱,嘉定初(1208)黥面流贬江汉时所作。上片触景生感。“江水”三句为全词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氛围。“废阁”三句传达出词人落魄江汉的孤独、犹如远飞的孤雁在猛劲的风力中颠沛。“故园”四句抒写对故园山水之眷恋和对京都繁华之怀念,“谁是”句传达出流落江汉,家园难归的弃逐感。下片写客中送客之悲。“还又”点出岁末秋寒时节之重复,表明流贬多年,“瘦骨”二字描摹出词人流贬憔悴,瘦骨支离的衰残之状,暗示出其身心的劳顿与痛楚。“秋声”、“露蛩”四句从江边触动词人“岑寂”,写到冷屋独伴孤灯,骚扰词人无法读书消磨寂寞,愁染鬓斑的凄寂和悲苦。“年少”四句写词人流贬后俊雅的游伴全已断绝了消息,本已十分孤独,偏在羁旅漂泊之际,在南浦采撷香草送别,在雾绕烟迷的驿馆剪梅赠寄,总之,多少次客中送客,使自己深品家国离绝的况味,神魂惊悸,一片茫然无奈也。本词粗看都是些渲染悲凉心境的凌乱,实则脉络暗藏,不失为一篇沉郁而精工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