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
271 0 0 0 封面图
标签: 元曲精选
上一篇: 越调·斗鹌鹑·冬景
下一篇: 双调·蟾宫曲(汤式)
0 注释
①高祖还乡:高祖,即刘邦。作者以巧妙的构思,辛辣的语言,以一个乡民的口吻,生动地勾勒了那个流氓皇帝衣锦还乡的排场情况,装腔作势的丑恶嘴脸以及微贱时期的丑恶行径,从而撕下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神圣面目,否定了他的无上权威,且语言辛辣风趣,是元人散曲的代表作之一。
  ②社:古时地方的基层单位。元代以五十家为一社 。
  ③无推故:不要借故推辞。
  ④不寻俗:不寻常,不一般。
  ⑤“一壁厢”句:一边要供给马饲料。一壁厢,一边。也,衬字,无义。
  ⑥索应会:须认真对待。索,须。
  ⑦车驾、銮舆:都是帝王乘的车子,因以作为皇帝的代称。
  ⑧乡老:乡村中的头面人物。
  ⑨忙郎:一般农民的称谓。
  ⑩糨(jiang)来:浆好,刷洗。用米汤给洗净的衣服上浆叫“糨”。
  ⑾“十畅好”句:正好充装有身分的阔佬。畅好是,又作“常好是”、“畅是”、“唱道”,作“真是”、“正是”讲。妆么(yao),装模作样。
  ⑿“瞎王留”句:爱出风头的青年率领一伙装模作样的坏家伙。瞎,犹言坏,胡来。王留,元曲中常用以指好出风头的农村青年。火,同“伙”、“夥”。乔男女,坏家伙。丑东西。
  ⒀ 胡踢蹬:胡乱,胡闹。踢蹬,语助词,起强调作用。
  ⒁一颩(biao)人马:一大队人马。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一颩”条:“虏中谓一聚马为颩,或三百匹,或五百匹。
  ⒂匹头里:犹“劈头”“打头”“当头”。
  ⒃“白胡阑”句:指月旗。胡阑,“环”的合音。即圆圈。迎霜兔,玉兔,古代神话谓月中有玉兔捣药。一面旗上画的是白环里套住只白玉兔,即月旗。
  ⒄“红曲连”句:指日旗。曲连,“圈”的合音,即红圈,象日的形状。毕月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后来的星历家又以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及各种鸟兽配二十八宿,如“昴日鸡”“毕月乌”等。
  ⒅鸡学舞,这是指舞凤旗。
  ⒆狗生双翅,这里指飞虎旗。
  ⒇蛇缠葫芒:这是指蟠龙戏珠旗。这些旗帜都是乡下人没有看到过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意加以解释的。
  (21)银铮:镀了银的铮。
  (22)“甜瓜”句:这是说金瓜锤,帝王的仪仗。
  (23)“明晃晃”句:这是说朝天镫,帝王的仪仗。
  (24)“白雪雪”句:这是写鹅朱宫扇。
  (25)乔人物:怪人物,装模作样的人。
  (26)“黄罗伞”句:此指帝王仪仗中的“曲盖”。曲盖象伞,柄是曲的。
  (27)天曹判:天上的判官。形容威风凛凛、表情呆板的侍从人员。
  (28)多娇女:指美丽的宫娥。
  (29)挪身:挪动身躯。
  (30)猛可里:猛然间,忽然间。觑(qu ):偷看。上文“觑得人如无物”的“觑”,当“斜视”讲。
  (31)“你身”句:你个人本姓刘。须,本。
  (32)根脚:根基,犹今言出身。
  (33)亭长:刘帮曾经做过泗上亭长。秦制 。十里为亭,十亭为乡。耽(dan):沉溺,迷恋。
  (34)拽坝(zhuai ba)扶锄:泛指平整土地之类的农活。坝通“耙”,一种多齿的农具。
  (35)麻三秆:麻三十斤。乡间以十斤为一秆。
  (36)有甚糊突处:有什么糊涂的地方,意即十分清楚。糊突,糊涂,含混不清。上句中斛(hu):量器名,古人以十斗为一斛。
  (37)明标着册历:明白地记载在帐簿上。标,记载。册历,帐簿。
  (38)见(xian)放着文书:现在还放着借据在那儿。文书,契约。借条。
  (39)差发内旋拨还:在官差内立即偿还。差发,差拨,官家派的差役和钱粮。旋,立刻,马上。
  (40)私准除:暗地里扣除。准除,抵偿,折算。
  (41)刘三:刘邦,排行当为第三。因为他有一个哥哥排行第二。揪捽:揪住,抓着。
  (42)白甚么:为甚么无故地。
0 译文
0 赏析
0
T:0.000339s,M:92.23 KB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