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李白
(233首诗词) (唐朝诗人)
月下独酌
433 次浏览
春思
409 次浏览
后宫词
586 次浏览
长干行
625 次浏览
关山月
683 次浏览
金陵酒肆留别
428 次浏览
梦游天姥吟留别
450 次浏览
长相思·其二
435 次浏览
蜀道难
403 次浏览
行路难
431 次浏览
将进酒
450 次浏览
长相思·其一
415 次浏览
送友人
456 次浏览
赠孟浩然
425 次浏览
听蜀僧浚弹琴
406 次浏览
渡荆门送别
448 次浏览
夜泊牛渚怀古
414 次浏览
登金陵凤凰台
409 次浏览
夜思
451 次浏览
玉阶怨
567 次浏览
送孟浩然之广陵
413 次浏览
早发白帝城
408 次浏览
清平调·其一
402 次浏览
清平调·其二
393 次浏览
清平调·其三
388 次浏览
静夜思
409 次浏览
望庐山瀑布
432 次浏览
望天门山
418 次浏览
夜宿山寺
376 次浏览
赠汪伦
408 次浏览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353 次浏览
王右军
366 次浏览
上元夫人
433 次浏览
赠张公洲革处士
369 次浏览
赠徐安宜
352 次浏览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340 次浏览
赠范金卿二首
367 次浏览
赠瑕丘王少府
359 次浏览
东鲁见狄博通
348 次浏览
赠参寥子
382 次浏览
战城南
380 次浏览
远别离
341 次浏览
苏台览古
353 次浏览
天台晓望
344 次浏览
下途归石门旧居
380 次浏览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356 次浏览
寻雍尊师隐居
347 次浏览
子夜吴歌
398 次浏览
春日行
378 次浏览
上留田行
366 次浏览
纪南陵题五松山
358 次浏览
三五七言
384 次浏览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342 次浏览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378 次浏览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351 次浏览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356 次浏览
赠何七判官昌浩
363 次浏览
江行寄远
426 次浏览
淮海对雪赠傅霭
358 次浏览
客中行 / 客中作
359 次浏览
太原早秋
378 次浏览
郢门秋怀
365 次浏览
忆秦娥·箫声咽
365 次浏览
永王东巡歌
349 次浏览
金陵望汉江
432 次浏览
金陵新亭
345 次浏览
独坐敬亭山
350 次浏览
古朗月行(节选)
370 次浏览
秋浦歌
307 次浏览
登锦城散花楼
371 次浏览
早望海霞边
360 次浏览
过崔八丈水亭
361 次浏览
咏桂
401 次浏览
姑孰十咏·丹阳湖
382 次浏览
姑孰十咏·陵歊台
370 次浏览
姑孰十咏·桓公井
368 次浏览
姑孰十咏·慈姥竹
369 次浏览
姑孰十咏·谢公宅
339 次浏览
姑孰十咏·望夫山
377 次浏览
姑孰十咏·牛渚矶
365 次浏览
姑孰十咏·灵墟山
369 次浏览
姑孰十咏·天门山
383 次浏览
姑孰十咏·姑孰溪
343 次浏览
宫中行乐词八首
278 次浏览
金门答苏秀才
264 次浏览
落日忆山中
262 次浏览
早春寄王汉阳
266 次浏览
夏日山中
287 次浏览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71 次浏览
秋登巴陵望洞庭
287 次浏览
秋下荆门
359 次浏览
北风行
301 次浏览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92 次浏览
冬日归旧山
288 次浏览
观放白鹰二首
317 次浏览
塞下曲六首·其一
289 次浏览
劳劳亭
313 次浏览
别储邕之剡中
346 次浏览
古风·其五十九
283 次浏览
折荷有赠
318 次浏览
把酒问月
283 次浏览
峨眉山月歌
392 次浏览
军行
295 次浏览
秋浦歌其十三
288 次浏览
月下独酌·其二
292 次浏览
月下独酌·其三
287 次浏览
月下独酌·其四
286 次浏览
子夜秋歌
283 次浏览
登峨眉山
285 次浏览
焦山望松寥山
298 次浏览
登庐山五老峰
289 次浏览
江上望皖公山
293 次浏览
山中问答
298 次浏览
荆门浮舟望蜀江
301 次浏览
赠裴十四
291 次浏览
大庭库
285 次浏览
杜陵绝句
330 次浏览
登太白峰
279 次浏览
登瓦官阁
295 次浏览
鹦鹉洲
285 次浏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88 次浏览
望木瓜山
274 次浏览
上三峡
294 次浏览
宿鰕湖
293 次浏览
庐江主人妇
323 次浏览
九月十日即事
290 次浏览
飞龙引二首·其一
383 次浏览
越中秋怀
279 次浏览
梁甫吟
337 次浏览
行行游且猎篇
357 次浏览
公无渡河
389 次浏览
西施 / 咏苎萝山
378 次浏览
赠薛校书
359 次浏览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330 次浏览
月夜金陵怀古
397 次浏览
谒老君庙
354 次浏览
越中览古
346 次浏览
过四皓墓
331 次浏览
岘山怀古
372 次浏览
苏武
367 次浏览
金陵三首
337 次浏览
望鹦鹉洲怀祢衡
364 次浏览
宿巫山下
337 次浏览
金陵白杨十字巷
335 次浏览
哭晁卿衡
332 次浏览
送储邕之武昌
299 次浏览
沙丘城下寄杜甫
334 次浏览
梁园吟
369 次浏览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323 次浏览
对酒忆贺监二首
331 次浏览
九日登山
337 次浏览
妾薄命
393 次浏览
九日
348 次浏览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328 次浏览
山中与幽人对酌
329 次浏览
送友人入蜀
356 次浏览
横江词六首
390 次浏览
渌水曲
325 次浏览
禅房怀友人岑伦
363 次浏览
送贺宾客归越
336 次浏览
哭宣城善酿纪叟
339 次浏览
九日龙山饮
345 次浏览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350 次浏览
豫章行
363 次浏览
灞陵行送别
388 次浏览
扶风豪士歌
362 次浏览
箜篌谣
345 次浏览
南陵别儿童入京
347 次浏览
送友人游梅湖
325 次浏览
怨情
427 次浏览
子夜吴歌
467 次浏览
江夏别宋之悌
289 次浏览

李白简介 (0)

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2]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3]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