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韩非
(36首诗词) (先秦诗人)
智子疑邻原文
362 次浏览
扁鹊见蔡桓公
324 次浏览
解老第二十
303 次浏览
十过第十
318 次浏览
孤愤第十一
303 次浏览
说难第十二
313 次浏览
和氏第十三
291 次浏览
奸劫弑臣第十四
293 次浏览
三守第十六
297 次浏览
备内第十七
292 次浏览
南面第十八
291 次浏览
喻老第二十一
342 次浏览
说林上第二十二
318 次浏览
说林下第二十三
288 次浏览
观行第二十四
275 次浏览
安危第二十五
288 次浏览
守道第二十六
275 次浏览
功名第二十八
293 次浏览
大体第二十九
275 次浏览

韩非简介 (0)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 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 思想家和散文家, 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韩非师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但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思想。“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的悲愤和失望,遂著书多篇阐述了其法治思想,秦皇读后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为了见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韩王被迫派韩非出使秦国。然而韩非在秦国却未被信任和重用,后被李斯离间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
韩非把法家的思想提高到了宇宙论的高度,从而构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系统。
著有《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其作品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韩非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死后,其法家思想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