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管仲 (76) (先秦诗人)
内业 202
版法解 202
203
白心 203
山国轨 204
入国 205
206
小问 206
法法 207
封禅 207
正世 208
九变 208
轻重己 209
四时 209
山权数 210
权修 211
乘马数 211
心术上 211
桓公问 211
五辅 211
揆度 212
九守 212
君臣下 213
轻重乙 213
治国 213
心术下 214
四称 214
明法 215
宙合 215
幼官图 215
海王 215
乘马 215
参患 216
地员 216
水地 216
幼官 217
禁藏 218
小称 218
枢言 218
霸言 218
法禁 219
国准 219
立政 219
度地 219
任法 219
君臣上 219
地图 220
巨乘马 220
兵法 221
221
霸形 221
制分 222
重令 222
版法 222
七法 223
八观 224
地数 225
五行 226
形势 229
轻重甲 230
国蓄 230
山至数 230
231
牧民 234
轻重戊 235
轻重丁 237
明法解 239
形势解 242
事语 243
侈靡 268
弟子职 283
0 管仲简介 1355 0 0 0
管仲(?-前645年),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中国古代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自幼与鲍叔牙为知己,鲍叔牙知其雄才伟略,常善待之。后经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相,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相国。 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行政管理系统,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前645年,管仲病逝。
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期间进行的内政外交的重大改革,使得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其思想成就非常显著,他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精神支柱,后人把管仲的思想整理成书,即《管子》。 其提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揭示道德教化以物质生活为基础。又强调“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管子》86篇,今存76篇,是以齐国法家为主兼及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著述总集。内容涉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科学知识。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