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宋应星
(18首诗词) (明朝诗人)
中篇·舟车
257 次浏览
上篇·乃粒
270 次浏览
上篇·乃服
264 次浏览
上篇·彰施
262 次浏览
上篇·粹精
266 次浏览
上篇·作咸
267 次浏览
上篇·甘嗜
264 次浏览
中篇·陶埏
258 次浏览
中篇·冶铸
263 次浏览
下篇·珠玉
255 次浏览
中篇·锤锻
244 次浏览
中篇·燔石
255 次浏览
中篇·膏液
249 次浏览
中篇·杀青
289 次浏览
下篇·五金
245 次浏览
下篇·佳兵
254 次浏览
下篇·丹青
248 次浏览
下篇·曲蘖
250 次浏览

宋应星简介 (0)

宋应星(1587年-?),字长庚,江西奉新(今江西宜春)人。 中国明代科学家。
宋应星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兄宋应升参加乡试中举。奉新诸生中只有其兄弟二人中举,故称“奉新二宋”。后六试不第,遂绝科举之念。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任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在分宜县任教四年,是其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崇祯十一年(1638年),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归里,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次年,辞官返回奉新。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宋应星的科学成就主要是其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明以前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内的生产技术经验。所著的《天工开物》分《乃粒》《乃服》《彰施》《作咸》等共18章,插图123幅,涉及农业、手工业各个方面,堪称中国古代农业、工业技术百科全书,被视为中国科学史的代表作。 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等著作,多已失传。后在江西省发现其4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奉新县建有“宋应星公园”和“宋应星纪念馆”,“宋应星纪念馆”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