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包佶
(23首诗词) (唐朝诗人)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282 次浏览
双山过信公所居
224 次浏览
秋日过徐氏园林
236 次浏览
昭德皇后挽歌词
247 次浏览
戏题诸判官厅壁
234 次浏览
对酒赠故人
232 次浏览
再过金陵
246 次浏览
祀雨师乐章。送神
225 次浏览
祀雨师乐章。迎神
245 次浏览
祀风师乐章。送神
228 次浏览
祀风师乐章。迎神
249 次浏览

包佶简介 (0)

包佶,唐代诗人。字幼正、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天宝六年(747)进士,累官至谏议大夫,因交好元载贬谪岭南,后刘晏举荐其为汴东两税使,刘晏被罢官后,以包佶充任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任秘书监,封丹阳郡公,为官谨慎笃实,所在有政声,后因疾辞官,卒于故里。
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居官严正,所至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父包融,兄包何。包佶与包何俱以诗扬名,时称“二包”,诗一卷。[1]
附,包佶诗一首
《再过金陵》
玉树歌残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