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韩愈
(27首诗词) (唐朝诗人)
进学解
343 次浏览
早春雪中闻莺
374 次浏览
春雪间早梅
392 次浏览
师说
415 次浏览
祭十二郎文
374 次浏览
湘中
429 次浏览
初春小雨
440 次浏览
送刘师服
401 次浏览
晚春
486 次浏览
感春五首
433 次浏览
春雪
460 次浏览
幽兰操
464 次浏览
葡萄
413 次浏览
游太平公主山庄
438 次浏览
石鼓歌
492 次浏览
山石
500 次浏览

韩愈简介 (0)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1]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2]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