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详细释义
诺<br>諾<br>nuò<br>【副】<br>(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br>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yes〗)<br>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br>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br>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br>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br>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br>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put“okay”onadocument〗<br>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黄遵宪《述闻》<br><br>诺贝尔<br>Nuòbèi'ěr<br>〖Nobel,AlfredBernhard〗(1833.10.21—1896.12.10)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黄色炸药及更大威力之炸药的发明家,诺贝尔奖金<br>即对在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者设立国际最高荣誉奖金<br>的创始人<br>诺矩罗<br>Nuòjùluó<br>〖Nuojuluo〗唐代和尚,俗名罗尧运,眉州青神(四川省青神县)人。一说是外国和尚,东晋时率几百弟子来中国,居住在雁荡山<br>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宋·沈括《梦溪笔谈》<br>诺诺复尔尔<br>nuònuòfùěrěr<br>〖yes,yes,dothisdothis〗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尔尔,如此如此<br>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br>诺言<br>nuòyán<br>〖promise〗应允别人的话;承诺<br>履行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