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徒倒戈】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br />
【前跋後?】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其尾。”毛传:“跋, 躐;?,?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後?”喻进退两难。<br />
【前无古人】 ①以前的人从未具备或实现;空前。②谓不受前人的束缚。<br />
【前无古人,後无来者】 见“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br />
【前程万里】 比喻人前途远大。<br />
【前街後巷】 指各处的街巷。<br />
【前歌後舞】 《尚书大传》卷三:“师乃?,前歌後舞。”意思是说武王 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多用以颂美吊民伐罪之师。<br />
【前尘影事】 谓往事。<br />
【前瞻後顾】 同“瞻前顾後”。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 不决。<br />
【前襟後裾】 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br />
【前辙可鉴】 见“前车之鉴”。<br />
【兹事体大】 此事重大。语出汉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於 圣心。”<br />
【真人不露相】 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 分。<br />
【真刀真枪】 ①真实的刀枪。②比喻毫不作假,实实在在。<br />
【真才实学】 真实的才能和学问。<br />
【真心真意】 犹真心实意。<br />
【真心实意】 心意真实,没有丝毫虚伪。<br />
【真凶实犯】 真正的罪犯。<br />
【真知灼见】 ①真正知道,确实看见。②亦作“真知卓见”。谓正确而深刻 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br />
【真知卓见】 见“真知灼见”。<br />
【真金不怕火】 见“真金不怕火?柬”。<br />
【真金不怕火炼】 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br />
【真金烈火】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br />
【真命天子】 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br />
【真相大白】 谓真实情况已完全清楚。<br />
【真情实感】 真挚的感情,实在的感受。<br />
【真情实意】 真实的情意。<br />
【真枪实弹】 战场上使用的武器弹药。多比喻实战。<br />
【真独简贵】 独处时谨慎,富贵时简省。<br />
【真凭实据】 ①确实可靠的证据。②谓某种事物实在而可以把握。<br />
【真龙天子】 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br />
【真龙活现】 形容逼真。<br />
【真赃实犯】 谓犯罪的确证。<br />
【兼包并容】 见“兼容并包”。<br />
【兼包并畜】 同“兼收并蓄”。<br />
【兼?重紫】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衣;紫,紫绶。<br />
【兼收并采】 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br />
【兼收并采】 见“兼收并采”。<br />
【兼收并畜】 同“兼收并蓄”。<br />
【兼收并蓄】 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 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谓把各种东西一律收罗藏蓄。后以“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br />
【兼收并录】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br />
【兼收博采】 犹兼收并采。<br />
【兼官重绂】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br />
【兼容并包】 谓广泛收罗,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br />
【兼容并蓄】 同“兼收并蓄”。<br />
【兼弱攻昧】 兼并弱国和攻取政治昏乱之国。<br />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br />
【兼爱无私】 泛爱大众,对人无私心。无,本作“无”。<br />
【兼权尚计】 谓全面衡量,深思熟虑。语本《荀子?不苟》:“兼权之,孰 计之,然後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br />
【兼览博照】 犹言明察四方。<br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 面的话,就愚昧不明。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br />
【与人为善】 ①同别人一起做好事。②指赞助别人做好事。③今多指善意帮 助别人。<br />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增加。<br />
【与世沈浮】 亦作“与世浮沉”。随波逐流,附和世俗。<br />
【与世长辞】 逝世,去世。<br />
【与世俯仰】 犹与世沉浮。<br />
【与世浮沉】 见“与世沈浮”。<br />
【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br />
【与世偃仰】 同“与世俯仰”。<br />
【与民更始】 与百姓一道去旧立新。<br />
【与虎添翼】 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人以助力,使其 更强。<br />
【与虎谋皮】 本作“与狐谋皮”。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 达到目的。<br />
【与物无忤】 谓处世态度随和,与人无所抵触。<br />
【与物无竞】 谓与世人无所争竞。<br />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br />
【与狐谋皮】 见“与虎谋皮”。<br />
【与时消息】 谓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br />
【与时推移】 见“与世推移”。<br />
【与时偕行】 变通趋时。<br />
【兴亡继绝】 同“兴灭继绝”。<br />
【兴文?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br />
【兴兵动众】 同“兴师动众”。<br />
【兴妖作怪】 妖异为患。喻搞鬼捣乱。<br />
【兴妖作乱】 同“兴妖作怪”。<br />
【兴风作浪】 喻制造事端,存心捣乱。<br />
【兴师动众】 ①谓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百姓。②形容为做某件事而动员很多的 人。<br />
【兴讹造讪】 造谣毁谤。<br />
【兴微继绝】 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br />
【兴灭继绝】 谓使灭绝了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语出《论语?尧曰》: “兴灭国,继绝世。”<br />
【兴废继绝】 同“兴灭继绝”。<br />
【兴如嚼蜡】 谓毫无兴味。<br />
【兴致勃勃】 兴致很高的样子。<br />
【兴致淋漓】 犹兴会淋漓。<br />
【兴高采烈】 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 采烈。”此谓旨趣高超,言辞犀利。后以“兴高采(彩)烈”形容兴致高,情绪旺盛。<br />
【兴高彩烈】 见“兴2高采烈”。<br />
【兴会淋漓】 形容兴致浓厚、高昂。<br />
【勺水一脔】 一勺水,一?肉。喻量少。<br />
【匀红点翠】 谓涂脂画眉。<br />
【匀脂抹粉】 犹涂脂抹粉。<br />
【勾心斗角】 ①形容宫室结构错综复杂而又精巧工致。语出唐杜牧《阿房宫 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br />
【勾魂摄魄】 ①勾取灵魂。②极言其有吸引人的魅力。<br />
【包羞忍耻】 忍受耻辱,表示气量大。<br />
【包办代替】 谓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 旁人参与。<br />
【包藏奸心】 犹言包藏祸心。<br />
【包藏祸心】 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心。<br />
【包罗万有】 犹包罗万象。<br />
【包罗万象】 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br />
【包揽词讼】 谓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br />
【匍匐之救】 谓竭尽全力的救助。<br />
【北门之寄】 谓负军事重任。<br />
【北门之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 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后因用以喻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br />
【北门管钥】 犹北门之管。<br />
【北门锁钥】 北门之管。<br />
【北叟失马】 犹塞翁失马。喻因祸得福。<br />
【北风之恋】 语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 枝。”胡马,北方之马。诗人托物以喻意,后遂以“北风之恋”喻对故土的怀念。<br />
【北郭先生】 《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後汉书 ?方术传?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后因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br />
【北鄙之音】 亦作“北鄙之声”。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br />
【北鄙之声】 见“北鄙之音”。<br />
【北辕?粤】 犹北辕适楚。粤在南方。<br />
【北辕?楚】 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车北行。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语本 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br />
【北辙南辕】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 南来。喻人行无定迹。<br />
【匕鬯不惊】 语本《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后以“匕鬯不惊” 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br />
【元元之民】 众百姓;善良的百姓。<br />
【元元本本】 ①追源寻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②指事物的 全过程、全部情况。<br />
【元方季方】 东汉陈?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 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br />
【元戎启行】 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 行。”<br />
【元奸巨恶】 谓大奸首恶。<br />
【元经秘旨】 微妙的道理。<br />
【允文允武】 谓文事与武功兼备。<br />
【允执其中】 见“允执厥中”。<br />
【允执厥中】 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br />
【兄弟怡怡】 兄弟和悦相亲貌。<br />
【兄弟阋墙】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郑玄笺: “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br />
【兄肥弟瘦】 相传东汉赵礼被盗所虏,欲食之。其兄赵孝自缚诣盗,谓弟久 饿,羸瘦,不如己肥,愿以身代。事见《後汉书?赵孝传》。后用为兄弟友爱的典实。<br />
【光天化日】 ①指太平盛世。②形容大庭广众或清明光亮的场所。③比喻人 人都看得清楚的场合。<br />
【光芒万丈】 同“光焰万丈”。<br />
【光车骏马】 装饰华丽的车马。<br />
【光明正大】 《?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谓言论 明确而不偏颇。后指胸怀坦白,不搞阴谋。<br />
【光明磊落】 形容胸怀坦白。<br />
【光采夺目】 见“光彩夺目”。<br />
【光怪陆离】 ①斑斓错杂。②离奇古怪。<br />
【光宗耀祖】 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br />
【光风霁月】 ①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②喻清明的政治局面。③喻人品高 洁、胸襟开阔。<br />
【光前裕後】 光耀祖先,造福后代。<br />
【光前启後】 犹光前裕后。<br />
【光前绝後】 ①犹空前绝后。②形容利落而不留痕迹。<br />
【光华夺目】 犹光彩夺目。<br />
【光阴似箭】 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语出前蜀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 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br />
【光阴如箭】 见“光阴似箭”。<br />
【光彩陆离】 色采斑斓错杂。<br />
【光彩溢目】 犹光彩夺目。<br />
【光彩夺目】 亦作“光采夺目”。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br />
【光彩耀目】 光采鲜明,视之耀眼。<br />
【光复旧物】 谓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文物。<br />
【光焰万丈】 形容极其辉煌灿烂。<br />
【光辉灿烂】 ①形容光亮耀眼。②喻伟大美好。<br />
【先人後己】 谓优先考虑他人利益。语出《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 己,先人而後己,则民作让。”<br />
【先入为主】 谓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 来就不易再接受其它意见。语出《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br />
【先下手为强】 谓先于他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语出《隋书?元胄传》: “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br />
【先天不足】 ①指人或动物在胚胎时期营养及遗传状况都很差。②喻事物的 根基不好。<br />
【先行後闻】 犹先斩后奏。<br />
【先花後果】 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br />
【先见之明】 能预先洞察事物的眼力。<br />
【先来後到】 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的次序。<br />
【先知先觉】 ①《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後知,使先 觉觉後觉也。”后以“先知先觉”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②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br />
【先河後海】 谓分清源流。<br />
【先笑後号】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而後笑,大师克相遇。” 后以“先笑後号”指命运先吉后凶。<br />
【先斩後奏】 ①《新五代史?梁臣传??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後白。’”后以“先斩後奏”指执法官吏先处决罪犯,然后向上奏闻。②今多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动,然后再上报。<br />
【先发制人】 先下手取得主动权,可以制服对手。<br />
【先圣先师】 ①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②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 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孔子。魏正始到隋大业年间,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初改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寻复旧。参见“至圣先师”。<br />
【先睹为快】 见“先睹为快”。<br />
【先号後笑】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而後笑,大师克相遇。” 后以“先号後笑”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br />
【先号後庆】 谓初凶后吉。<br />
【先意希旨】 同“先意承志”。<br />
【先意承旨】 见“先意承志”。<br />
【先意承志】 本谓孝子先父母之意而承顺其志,后泛指揣摩人意,谄媚逢迎。<br />
【先意承指】 见“先意承志”。<br />
【先意承颜】 同“先意承志”。<br />
【先睹为快】 谓以先见为快事。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若景星 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br />
【先忧後乐】 ①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 忧事者後乐事,先乐事者後忧事。”②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兴?!”<br />
【先声後实】 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 有先声而後实者,此之谓也。”<br />
【先声夺人】 谓先张扬声威以挫敌士气。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br />
【先礼後兵】 谓办交涉时,先采用礼貌的方式,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br />
【先断後闻】 谓先处理后奏闻。<br />
【先难後获】 先劳苦而后有收获。<br />
【先驱蝼蚁】 《战国策?楚策一》:“大王万岁千秋之後,原得以身试黄泉, 蓐蝼蚁。”《艺文类聚》卷三三引作“驱蝼蚁”。后以“先驱蝼蚁”喻效命于人,愿先人而死。<br />
【凶多吉少】 凶险多,吉利少。<br />
【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br />
【凶神恶煞】 凶恶害人的鬼神。亦用以形容人的形貌或举止凶恶可怕。<br />
【兆载永劫】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br />
【充天塞地】 指整个宇宙。<br />
【充耳不闻】 ①塞住耳朵故意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②形容专心 一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br />
【充饥画饼】 喻借助空想安慰自己。<br />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 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