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见大】 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br />
【即事穷理】 谓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br />
【即物穷理】 程?理学的主要范畴之一。谓“理”在物先,事事物物皆是“ 理”的表现,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理”。<br />
【即鹿无虞】 《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 吝。”孔颖达疏:“即,就也;虞,谓虞官。如人之田猎,欲从就於鹿,当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势可否,乃始得鹿;若无虞官,即虚入于林木之中。”高亨注:“即鹿,犹言从鹿,逐鹿耳。”后因以喻条件不具备而盲目从事,徒劳无功。<br />
【即景生情】 由眼前景象而触发某种情绪、感想。<br />
【即温听厉】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 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br />
【卷土重来】 谓失败后重新恢复力量。<br />
【卷甲束兵】 卷起铠甲,收起兵器。<br />
【卷甲倍道】 卷起铠甲,急速前进。指急行军。语本《孙子?军事》:“是 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br />
【卷甲衔枚】 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br />
【卷甲韬戈】 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br />
【卷席而居】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br />
【卷席而葬】 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br />
【?之不恭】 《孟子?万章下》:“‘?之?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 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br />
【?老还童】 返老还童。<br />
【?行求前】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 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行而求逮於前人也。”后因以“?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br />
【?金暮夜】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 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後汉书?杨震传》。后因以“?金暮夜”言为官清廉。<br />
【?病延年】 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br />
【卿卿我我】 形容男女相爱,情意缠绵。<br />
【刀山火海】 喻极险恶的境地。<br />
【刀山剑树】 ①佛教语。地狱酷刑之一。②为古代酷刑。③喻极危险的境地。<br />
【刀光血影】 形容血腥的杀戮。<br />
【刀光剑影】 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br />
【刀俎馀生】 犹虎口余生。<br />
【刀耕火耘】 犹刀耕火种。<br />
【刀耕火种】 古代山地的耕种方法。亦泛指原始的耕种方法。<br />
【刀耕火耨】 刀耕火种。<br />
【刀枪剑戟】 泛指武器。<br />
【刀头剑首】 极喻危险的境遇。<br />
【刀头燕尾】 喻笔锋劲利。<br />
【刀锯斧钺】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严刑。<br />
【刀锯鼎镬】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酷刑。<br />
【刁钻古怪】 ①狡诈。②古怪,怪僻。③机灵,乖巧。<br />
【刁钻促狭】 亦作“刁钻促?”。狡猾而好捉弄人。<br />
【刁钻促?】 见“刁钻促狭”。<br />
【切?琢磨】 见“切磋琢磨”。<br />
【切磋琢磨】 亦作“切?琢磨”。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②比喻道德学 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r />
【切近的当】 ①恰切得当。②谓意浅语实。<br />
【切理会心】 犹切理厌心。<br />
【切理厌心】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br />
【切理餍心】 见“切2理厌心”。<br />
【切齿拊心】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br />
【切齿腐心】 见“切2齿拊心”。<br />
【切肤之痛】 切身的痛苦。<br />
【刃迎缕解】 形容通达流?。<br />
【分三别两】 同“分星擘两”。<br />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职,共同从事工作。<br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谓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br />
【分斤掰两】 亦作“分斤拨两”。亦作“分金掰两”。形容为人小气,过分 计较。<br />
【分斤拨两】 见“分斤掰两”。<br />
【分文不取】 亦作“分文未取”。亦作“分毫不取”。一分钱也不要。<br />
【分文不直】 亦作“分文不值”。亦作“分毫不值”。形容毫无价值。<br />
【分文不值】 见“分文不直”。<br />
【分文未取】 见“分文不取”。<br />
【分心挂腹】 形容十分挂念。<br />
【分甘共苦】 亦作“分甘同苦”。分享幸福,同担艰苦。<br />
【分甘同苦】 见“分甘共苦”。<br />
【分而治之】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 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br />
【分形共气】 见“分形同气”。<br />
【分形同气】 亦作“分形共气”。亦作“分形连气”。语出《吕氏春秋?精 通》:“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谓形体各别,气息相通。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br />
【分形连气】 见“分形同气”。<br />
【分花拂柳】 见“分花约柳”。<br />
【分花约柳】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br />
【分别门户】 见“分门别户”。<br />
【分我杯羹】 语出《史记?项羽本记》:“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 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羹。’”?,即“杯”。后谓从他人那里分享嫔Q 益为“分我杯羹”。<br />
【分身减口】 见“分房减口”。<br />
【分茅列土】 谓分封侯位和土地。<br />
【分茅胙土】 分茅列土。<br />
【分茅裂土】 分茅列土。<br />
【分茅赐土】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br />
【分茅锡土】 见“分茅赐土”。<br />
【分金掰两】 见“分斤掰两”。<br />
【分朋引类】 分成派别,招引同类。<br />
【分房减口】 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 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br />
【分门别户】 亦作“分别门户”。喻分成不同的形式或派别。<br />
【分门别类】 分成各种门类。<br />
【分床同梦】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br />
【分星拨两】 犹言斤斤计较。<br />
【分星劈两】 详细分说。<br />
【分星擘两】 详细分说;清楚,明白。<br />
【分秒必争】 形容抓紧时间,毫不放松。<br />
【分香卖履】 东汉末,曹操造铜雀台,临终时吩咐诸妾:“汝等时时登铜雀 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见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后以“分香卖履”喻临死不忘妻妾。<br />
【分庭伉礼】 见“分庭抗礼”。<br />
【分庭抗礼】 亦作“分庭伉礼”。①以平等之礼节相见。古代宾主相见时, 主人站在庭院的东边,客人站在西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②彼此地位相同或势力相等,可以抗衡。<br />
【分条析理】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br />
【分家析产】 见“分烟析产”。<br />
【分宵达曙】 犹通宵达旦。<br />
【分崩离析】 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br />
【分进合击】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br />
【分钗劈凤】 见“分钗断带”。<br />
【分钗断带】 喻夫妻离异。<br />
【分贫振穷】 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br />
【分毫不取】 见“分文不取”。<br />
【分毫不值】 见“分文不直”。<br />
【分毫不爽】 亦作“分毫无爽”。形容毫无差错。<br />
【分毫析?】 形容分析细致、深入。<br />
【分毫无爽】 见“分毫不爽”。<br />
【分章析句】 谓雕琢推敲文章。<br />
【分情破爱】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br />
【分道扬镳】 亦作“分路扬镳”。①分道而行。②才力相当,各有千秋。③ 犹独树一帜,各行其是。<br />
【分劳赴功】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br />
【分丝析缕】 喻明察入微。<br />
【分路扬镳】 见“分道扬镳”。<br />
【分烟析生】 见“分烟析产”。<br />
【分烟析产】 亦作“分烟析生”。亦作“分家析产”。谓分家。分割财产, 各自过活。<br />
【分鞋破镜】 唐孟?《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後主妹乐昌公 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居人后者,屡劝程逃亡。程疑妻受张所使试探自己,即以告张,妻因此被张?出。妻临行,脱绣鞋一只换程鞋一只,期望日后执此相见。后因以“分鞋破镜”喻夫妻分离。<br />
【分?毫丝】 形容极细微。<br />
【刊心刻骨】 谓印象深刻,令人难忘。<br />
【争分夺秒】 形容抢时间,不放过一分一秒。<br />
【争先恐後】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br />
【争名夺利】 争夺名位和利益。<br />
【争名竞利】 见“争名夺利”。<br />
【争妍斗艳】 竞相比美。<br />
【争长竞短】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br />
【争风吃醋】 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br />
【争前恐後】 见“争先恐後”。<br />
【争短论长】 犹争长竞短。<br />
【争强好胜】 争为强者,喜欢取胜。<br />
【争强斗狠】 犹争强好胜。<br />
【争强斗胜】 犹争强好胜。<br />
【争锋吃醋】 见“争风吃醋”。<br />
【争权夺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br />
【争权攘利】 见“争权夺利”。<br />
【刑于之化】 ①谓以礼法对待。②指夫妇和睦。<br />
【刑期无刑】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刑的目的。语本《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br />
【?方为圆】 《楚辞?九章?怀沙》:“?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王逸注:“言人?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谮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br />
【列土分茅】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 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br />
【列功覆过】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br />
【列祖列宗】 历代的祖先。<br />
【刖趾?屦】 同“削足?履”。比喻不顾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br />
【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语出《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 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后多用以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br />
【初生之犊不畏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br />
【初生之犊不惧虎】 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br />
【初生犊?】 同“初生之犊”。<br />
【初出茅庐】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亮始出佐之。《三 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用以谓初涉世致用,阅历不深。<br />
【初试锋芒】 见“初露锋芒”。<br />
【初露锋芒】 亦作“初试锋芒”。喻刚刚显示出某种威力或才干。<br />
【初露头角】 犹初露锋芒。<br />
【别生枝节】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br />
【别出手眼】 见“别具手眼”。<br />
【别出心裁】 亦作“别出新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br />
【别出新裁】 见“别出心裁”。<br />
【别出新意】 犹别出心裁。<br />
【别出机杼】 犹别出心裁。<br />
【别有人间】 犹别有天地。<br />
【别有天地】 另有一种境界。<br />
【别有心肝】 犹别有肺肠。<br />
【别有心肠】 犹别有肺肠。<br />
【别有用心】 ①另外使用心力。②谓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br />
【别有肺肠】 语出《诗?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 “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后因以“别有肺肠”谓另有打算或企图。<br />
【别有风味】 另有特色。比喻事物具有特殊的风采或味道。<br />
【别有洞天】 ①谓尘世之外,另有仙境。洞天,道教用以称仙人所居之处。 ②另开一种境界。<br />
【别作一眼】 谓另眼(相看)。<br />
【别作良图】 另作好的打算。<br />
【别抱琵琶】 指改嫁。亦指移情他人。<br />
【别具一格】 具有独特的风格。<br />
【别具手眼】 亦作“别出手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br />
【别具心肠】 同“别有肺肠”。<br />
【别具匠心】 构思巧妙,与众不同。<br />
【别具肺肠】 同“别有肺肠”。<br />
【别具只眼】 具有独到的见解。<br />
【别居异财】 犹别籍异财。<br />
【别风淮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 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后称用讹字以求新异为“别风淮雨”。<br />
【别财异居】 犹别籍异财。<br />
【别无二致】 谓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br />
【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后多形容空无所有。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後,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後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br />
【别创一格】 亦作“别开一格”。谓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br />
【别开一格】 见“别创一格”。<br />
【别开生面】 唐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后因称开创新的风格、形式为“别开生面”。<br />
【别开蹊径】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br />
【别置一喙】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br />
【别树一旗】 见“别树一帜”。<br />
【别树一帜】 亦作“别树一旗”。比喻与众不同,另成一家。<br />
【别类分门】 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br />
【别籍异居】 另立门户,彼此分居。<br />
【别籍异财】 另立门户,各蓄家产。<br />
【别鹤孤鸾】 比喻离散的夫妻。<br />
【别鹤离鸾】 见“别鹤孤鸾”。<br />
【利令志?】 见“利令智昏”。<br />
【利令智昏】 贪图私利而使头脑糊涂。<br />
【利用厚生】 《书?大禹谟》: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传:“正 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后因称物有所用、民有所养为“利用厚生”。<br />
【利灾乐祸】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br />
【利时及物】 救世济物。<br />
【利欲熏心】 贪欲迷住心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