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 春秋时,晋秦合兵围郑,郑文公使烛之武说秦穆公,曰:“若舍 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事见《左传?僖公三十年》。郑在秦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因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br /> 【东道主人】 见“东道主”。<br /> 【东劳西燕】 喻离别。劳,伯劳。鸟名。语本《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 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亦以“东劳西燕”比喻来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br /> 【东游西逛】 同“东游西荡”。<br /> 【东游西荡】 谓到处游荡。亦以形容不务正业。<br /> 【东窗事犯】 见“东窗事发”。<br /> 【东窗事发】 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盘荒》载,宋元间传说, 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死后,在地狱备受诸苦。王氏给他做道场,并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后因以“东窗事发”或“东窗事犯”概指此事。亦用以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br /> 【东窗计】 谓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br /> 【东窗消息】 见“东窗计”。<br /> 【东补西凑】 同“东挪西凑”。<br /> 【东驰西撞】 同“东奔西撞”。<br /> 【东驰西骋】 同“东奔西走”。<br /> 【东驰西击】 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br /> 【东碰西撞】 同“东奔西撞”。<br /> 【东零西散】 形容零落分散。<br /> 【东零西落】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br /> 【东零西碎】 谓零碎,分散,不集中。<br /> 【东躲西藏】 谓到处躲避藏匿。<br /> 【东诓西骗】 指到处说谎欺骗。<br /> 【东涂西抹】 ①谓妇女用脂粉打扮。②唐薛逢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 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③胡写乱涂;轻率下笔。④比喻不从根本着手。<br /> 【东滚西爬】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br /> 【东踅西倒】 形容行走艰难。<br /> 【东鸣西应】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br /> 【东敲西逼】 各处敲诈逼迫。<br /> 【东邻西舍】 见“东家西舍”。<br /> 【东播西流】 谓流落四方。<br /> 【东撙西节】 谓从各方面节省。<br /> 【东捞西摸】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br /> 【东?西?】 谓到处张罗。<br /> 【东荡西除】 犹言东征西讨。<br /> 【东荡西驰】 犹言东征西讨。<br /> 【东横西倒】 形容杂乱。<br /> 【东迁西徙】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br /> 【东磕西撞】 犹言东奔西撞。<br /> 【东箭南金】 比喻优秀的人才。<br /> 【东冲西决】 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br /> 【东冲西突】 谓四处冲锋突击。<br /> 【东冲西撞】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br /> 【东谈西说】 谓议论的面很宽。<br /> 【东趋西步】 谓相背而行。<br /> 【东声西击】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br /> 【东藏西躲】 见“东躲西藏”。<br /> 【东瞧西望】 同“东张西望”。<br /> 【东猎西渔】 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br /> 【东闯西踱】 谓盲目地四处闯荡。<br /> 【东拦西阻】 谓极力阻拦。<br /> 【东飘西泊】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br /> 【东飘西徙】 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br /> 【东飘西荡】 ①谓不固定,没有着落。②谓无定向地漂浮。<br /> 【东鳞西爪】 谓画龙时,这边画片龙鳞,那边画只龙爪,只见一点,不见全 身。比喻零碎,不全面。<br /> 【枘圆凿方】 同“枘凿方圆”。<br /> 【枘凿方圆】 比喻不调协,?格不入。<br /> 【枘凿冰炭】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br /> 【杵臼交】 《後汉书?吴?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 为?赁舂。?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後因以“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br /> 【析圭分组】 谓任官受印。组,组绶。<br /> 【析圭儋爵】 《文选?扬雄〈解嘲〉》:“析人之?,儋人之爵。”张铣注: “言当分人君之?,以为上列之诸侯,荷人君之重爵。”后因以“析圭儋爵”谓任官受爵。<br /> 【析圭担爵】 同“析圭儋爵”。<br /> 【析交离亲】 谓离间亲友。<br /> 【析肝吐胆】 见“析肝刿胆”。<br /> 【析肝刿胆】 剖示肝胆。比喻赤诚。<br /> 【析肝沥悃】 谓披露肝胆,倾吐至诚。<br /> 【析言破律】 谓巧说诡辩,曲解律令。<br /> 【析骨而炊】 同“析骸以爨”。<br /> 【析律贰端】 谓曲解法律条文,妄生不实端绪,以加重人罪。<br /> 【析律舞文】 谓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br /> 【析?判野】 谓封爵分土。<br /> 【析?胙土】 谓封爵分土。<br /> 【析毫剖芒】 亦作“析毫剖?”。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br /> 【析毫剖?】 见“析毫剖芒”。<br /> 【析微察异】 谓仔细观察、辨别。<br /> 【析疑匡谬】 解释疑义,纠正谬误。<br /> 【析精剖微】 谓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br /> 【析骸以爨】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 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后以“析骸以爨”极言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br /> 【析骸易子】 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br /> 【析辨诡词】 见“析辩诡辞”。<br /> 【析辩诡辞】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br /> 【板上砸钉】 见“板上钉钉”。<br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br /> 【板板六十四】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因以“板板六 十四”比喻刻板不知变通。<br /> 【松形鹤骨】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br /> 【松茂竹苞】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 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br /> 【松枝挂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 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挂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br /> 【松柏之志】 谓坚贞不移的志节。<br /> 【松柏之茂】 比喻长青不衰。<br /> 【松柏後凋】 《论语?子罕》:“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也。”后因以“松 柏後凋”比喻志士在艰危的境况中奋斗到最后。<br /> 【松柏寒盟】 比喻患难之交。<br /> 【松乔之寿】 谓长生不老。<br /> 【松筠之节】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 操。筠,竹。<br /> 【松萝共倚】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br /> 【枕中鸿宝】 《汉书?刘向传》:“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 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颜师古注:“《鸿宝》、《苑秘书》,并道术篇名。臧在枕中,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后泛指珍秘的书籍。<br /> 【枕冷衾寒】 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br /> 【枕席过师】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 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颜师古注引郑氏曰:“桥成军行安易,若於枕席上过也。”后因以“枕席过师”形容行军道路极其平坦安稳。<br /> 【枕席还师】 见“枕席过师”。<br /> 【枕稳衾温】 形容生活舒适安逸。<br /> 【枕干之雠】 谓不共戴天的仇恨。<br /> 【枕山负海】 见“枕山襟海”。<br /> 【枕山栖谷】 谓隐居山林。<br /> 【枕山臂江】 谓依山傍水。<br /> 【枕山襟海】 靠山依海。<br /> 【枕戈以待】 同“枕戈待旦”。<br /> 【枕戈汗马】 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br /> 【枕戈坐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br /> 【枕戈披甲】 见“枕戈坐甲”。<br /> 【枕戈泣血】 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br /> 【枕戈待旦】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br /> 【枕戈待命】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br /> 【枕戈待敌】 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br /> 【枕戈?刃】 谓准备杀敌复仇。?刃,用刀剑插入物体。<br /> 【枕戈达旦】 见“枕戈待旦”。<br /> 【枕戈饮血】 枕着武器,咽着血泪。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报仇杀敌。<br /> 【枕戈饮胆】 见“枕戈尝胆”。<br /> 【枕戈尝胆】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 心切。<br /> 【枕戈寝甲】 睡时枕着兵器,穿着铠甲。形容常备不懈,随时准备战斗。<br /> 【枕戈击楫】 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br /> 【枕方寝绳】 枕方石,睡绳床。<br /> 【枕石嗽流】 见“枕石漱流”。<br /> 【枕石漱流】 枕山石,漱涧流。喻指隐居山林的生活。<br /> 【枕石寝绳】 见“枕方寝绳”。<br /> 【枕典席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br /> 【枕流漱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 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后以喻隐居山林。<br /> 【枕岩漱流】 同“枕石漱流”。<br /> 【枕善而居】 谓守善不移。<br />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br /> 【枕?藉糟】 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br /> 【枕籍经史】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br /> 【杷罗剔抉】 谓搜罗挑选人材。<br /> 【杼柚之空】 见“杼柚其空”。<br /> 【杼柚其空】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语本《诗?小雅?大东》:“小东 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br /> 【杼柚空虚】 见“杼柚其空”。<br /> 【枯木生花】 ①《三国志?魏志?刘?传》载太祖赦?弟伟“坐诛”之罪, ?上疏谢曰:“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后因以“枯木生花”喻绝处逢生。②禅宗谓息绝妄想、别有所悟之境。<br /> 【枯木朽株】 ①枯树烂桩。②比喻老朽无能之人。<br /> 【枯木再生】 比喻濒临绝境又重获生机。<br /> 【枯木死灰】 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 灰乎?”后以“枯木死灰”形容心不为外物所动。<br /> 【枯木发荣】 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br /> 【枯本竭源】 谓损害事物的根基。<br /> 【枯朽之馀】 谓衰病残年。<br /> 【枯形灰心】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后因以“枯形灰心”形容身心寂静。<br /> 【枯枝再春】 见“枯木再生”。<br /> 【枯?朽株】 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br /> 【枯骨之馀】 谓将死之人。<br /> 【枯骨生肉】 犹言起死回生。<br /> 【枯株朽木】 喻无用之人。<br /> 【枯鱼之肆】 干鱼店。《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为典,喻困境、绝境。<br /> 【枯鱼病鹤】 比喻处境穷困之士。<br /> 【枯鱼衔索】 把干鱼串在绳索上(以待食)。比喻存日不多。<br /> 【枯蓬断草】 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踪 难定。<br /> 【枯杨生?】 枯老的杨树复生嫩芽。比喻老夫娶少妻。<br /> 【枯脑焦心】 谓竭尽心力。<br /> 【枯树逢春】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br /> 【枯体灰心】 见“枯形灰心”。<br /> 【查无实据】 经过调查或审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常同“事出有因” 连用。<br />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br /> 【枵腹从公】 饿着肚子办理公事。<br /> 【枵腹终朝】 谓终日饿着肚子。<br /> 【柳下借阴】 《淮南子?人间训》:“武王(周武王)??人於樾下,左拥 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樾,树?。后因以“柳下借阴”喻求人庇?。<br /> 【柳夭桃艳】 形容女子貌美。<br /> 【柳户花门】 旧时称妓院。<br /> 【柳折花残】 比喻女子死或伤。<br /> 【柳泣花啼】 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br /> 【柳门竹巷】 谓幽静俭朴的住宅。<br /> 【柳陌花街】 同“柳巷花街”。<br /> 【柳陌花丛】 同“柳巷花街”。<br /> 【柳陌花衢】 同“柳巷花街”。<br /> 【柳巷花街】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br /> 【柳骨颜筋】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 气势开张。后因以“柳骨颜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br /> 【柳眉星眼】 形容女子细长的眉和明亮的眼。<br /> 【柳眉剔竖】 见“柳眉踢竖”。<br /> 【柳眉倒竖】 见“柳眉踢竖”。<br /> 【柳眉踢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br /> 【柳弱花娇】 形容女子苗条妍美。<br /> 【柳街花巷】 同“柳巷花街”。<br /> 【柳圣花神】 喻指风流女子。<br /> 【柳暖花春】 谓花柳荣茂,春意正浓。<br /> 【柳暗花明】 ①形容绿柳成?,繁花灿烂的景象。②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 的顺境。<br />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衤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br /> 【柳暗花遮】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br /> 【柳腰花态】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br />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br /> 【柳烟花雾】 形容春色迷?的景象。<br /> 【柳绿花红】 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br /> 【柳绿桃红】 形容美丽的春景。<br /> 【柳影花阴】 指男女幽会之处。引申为男女情爱之事。<br /> 【柳娇花媚】 形容女子娇娆妩媚。<br /> 【柳营花市】 犹言柳巷花街。<br />
T:0.007125s,M:264.01 KB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