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叫绝】 拍桌子叫好。形容赞赏至极。语本唐田颖《博浪沙行序》:“ 不禁拍案呼奇。”<br />
【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 惊奇》、《二刻拍案惊奇》。<br />
【拆东补西】 拆掉这里去补那里。比喻临时勉强应付。<br />
【拆东墙补西墙】 同“拆东补西”。<br />
【抵死漫生】 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br />
【抵死瞒生】 见“抵死漫生”。<br />
【抵死谩生】 见“抵死漫生”。<br />
【拘文牵义】 拘泥于字义、文义。<br />
【拘挛补衲】 拉扯牵引,缝补缀合。比喻文章用事过多,反成弊害。<br />
【拘奇抉异】 搜求奇异的文句。<br />
【抱火卧薪】 比喻处境险恶。语本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积 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br />
【抱玉握珠】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br />
【抱布贸丝】 以物易物。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br />
【抱表寝绳】 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br />
【抱法处势】 坚持法制,凭借权势。<br />
【抱残守缺】 见“抱残守阙”。<br />
【抱残守阙】 亦作“抱残守缺”。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 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br />
【抱蔓摘瓜】 摘完瓜连瓜蔓也抱去。比喻滥加株连,斩尽杀绝。语本唐李贤 《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br />
【抱椠怀铅】 同“握铅抱椠”。<br />
【抱薪救火】 比喻以错误的做法去消灭祸患,反而使祸患扩大。<br />
【抱薪救焚】 同“抱薪救火”。<br />
【抱头鼠窜】 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br />
【抱?灌园】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 又一次地抱着?去浇菜,“??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br />
【抱关执?】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br />
【抱关击柝】 守门打更的小吏。<br />
【抱枝拾叶】 犹言舍本逐末。<br />
【拄笏西山】 见“拄笏看山”。<br />
【拄笏看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 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按,手版,即笏。后以“拄笏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貌。<br />
【拄颊看山】 同“拄笏看山”。<br />
【拉三扯四】 形容说话乱牵扯到无关的人和事。<br />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br />
【拉朽摧枯】 同“摧枯拉朽”。<br />
【拉拉扯扯】 ①拉拽。②牵手挽臂。表示亲昵。③形容拉拢不正当的关系。<br />
【拉枯折朽】 同“摧枯拉朽”。<br />
【拉家带口】 谓被家小拖累着。<br />
【拉帮结派】 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br />
【拙口笨腮】 犹拙嘴笨舌。<br />
【拙口钝腮】 犹拙嘴笨舌。<br />
【拙贝罗香】 安息香的别名。<br />
【拙嘴笨舌】 嘴巴笨拙。谓不善于言辞。<br />
【拙嘴笨腮】 见“拙嘴笨舌”。<br />
【招亡纳叛】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br />
【招花惹草】 指挑逗、勾引女子。<br />
【招兵买马】 ①招募士兵,购置战马。谓组织武装,扩充兵力。②比喻组织 或扩充人力。<br />
【招灾惹祸】 招引灾祸。<br />
【招灾揽祸】 招揽灾祸。<br />
【招事惹非】 见“招是惹非”。<br />
【招降纳叛】 ①招引接纳敌方叛降的人。②称网罗坏人,扩充势力。<br />
【招是生非】 见“招是惹非”。<br />
【招是惹非】 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br />
【招是搬非】 搬弄是非,引起争端。<br />
【招是揽非】 犹招是惹非。<br />
【招风惹雨】 见“招风惹草”。<br />
【招风惹草】 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br />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br />
【招军买马】 犹招兵买马。<br />
【招摇过市】 故意炫耀自己以引起别人注意。语出《史记?孔子世家》:“ 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br />
【招摇撞骗】 谓借名炫耀,进行诈骗。<br />
【招蜂引蝶】 比喻逗引异性。多指女子。<br />
【招蜂惹蝶】 犹招蜂引蝶。<br />
【招贤纳士】 招引接纳贤士。<br />
【招权纳贿】 把持权势,接受贿赂。<br />
【招权纳赂】 见“招权纳贿”。<br />
【招权纳赇】 见“招权纳贿”。<br />
【披毛求疵】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br />
【披毛求瑕】 见“披毛求疵”。<br />
【披毛索?】 同“披毛求疵”。?,黑痣。<br />
【披毛戴角】 谓变为禽兽。<br />
【披心沥血】 喻竭尽忠诚。<br />
【披肝沥血】 比喻竭尽忠诚。<br />
【披肝沥胆】 比喻以真诚相见或极尽忠诚。<br />
【披肝露胆】 见“披露肝胆”。<br />
【披沙拣金】 见“披沙简金”。<br />
【披沙简金】 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br />
【披林撷秀】 犹言去粗存精。<br />
【披荆斩棘】 ①斩除荆棘。②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 服困难。语本《後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br />
【披枷带锁】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br />
【披枷戴锁】 见“披枷带锁”。<br />
【披星带月】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br />
【披星戴月】 见“披星带月”。<br />
【披坚执锐】 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br />
【披麻救火】 比喻自取灾祸,自取灭亡。<br />
【披麻带孝】 服重孝。<br />
【披麻带索】 犹披麻带孝。<br />
【披麻戴孝】 见“披麻带孝”。<br />
【披裘负薪】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 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於地,?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之典。<br />
【披裘带索】 形容衣着粗陋。<br />
【披榛采兰】 比喻选拔人材。<br />
【披发入山】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br />
【披发左衽】 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语出《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通“披”;衽,同“衽”。<br />
【披发缨冠】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br />
【披霄决汉】 冲出霄汉。<br />
【披头散发】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br />
【披襟解带】 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br />
【披罗戴翠】 形容衣饰华丽。<br />
【披沥肝膈】 同“披肝沥胆”。<br />
【披沥肝胆】 见“披肝沥胆”。<br />
【披露肝胆】 谓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br />
【挈领提纲】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br />
【拿三搬四】 装模作样,故意刁难。<br />
【拿手好戏】 演员擅长的剧目。亦以喻最擅长的本领。<br />
【拿班作势】 见“拿班做势”。<br />
【拿班做势】 装腔作势,摆架子。<br />
【拿粗挟细】 寻事生非;挑剔冒犯。<br />
【拿腔作调】 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br />
【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br />
【拿糖作醋】 装腔作势,摆架子。<br />
【拳中?沙】 以手握沙,捏合不拢。比喻不团结。<br />
【拳打脚踢】 形容殴打凶狠。<br />
【拳拳服膺】 诚恳信奉;衷心信服。<br />
【拭目以俟】 见“拭目以待”。<br />
【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对事情发展殷切关注。<br />
【拭目而待】 见“拭目以待”。<br />
【挂一漏万】 谓列举不周,必多遗漏。语本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 挈,挂一念万漏。”<br />
【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br />
【挂肚牵肠】 极言牵挂,挂念。<br />
【挂席为门】 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 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br />
【挂灯结彩】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br />
【持人长短】 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br />
【持之以?】 亦作“持之以忄互”。谓有?心,长期坚持下去。<br />
【持之以忄互】 见“持之以?”。<br />
【持之有故】 谓立论有根据。<br />
【持戈试马】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br />
【持正不阿】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br />
【持平之论】 谓公正合理的议论和意见。<br />
【持危扶颠】 扶持危殆局面。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br />
【持盈守成】 保持已成的盛业。<br />
【持盈保泰】 谓处在极盛时要谦逊谨慎以保持平安。<br />
【持禄养交】 谓结交权贵以保持禄位。<br />
【持满戒盈】 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 满。<br />
【持螯把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 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br />
【持橐簪笔】 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br />
【持衡拥璇】 比喻执掌权柄。璇、衡,北斗七星中的二星名。<br />
【持筹握算】 计算;精打细算。<br />
【持权合变】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br />
【拱挹指麾】 谓从容安舒,指挥若定。<br />
【拱揖指挥】 同“拱挹指麾”。<br />
【拱揖指■】 同“拱挹指麾”。<br />
【拱揖指麾】 同“拱挹指麾”。<br />
【拽布拖麻】 犹言披麻戴孝。<br />
【拽布披麻】 见“拽布拖麻”。<br />
【拽巷?街】 见“拽巷?街”。<br />
【拽巷?街】 谓大声呼叫,惊动街坊。<br />
【拽巷逻街】 见“拽巷?街”。<br />
【挺而走险】 谓被迫走冒险的道路。挺,本作“铤”。<br />
【挺身而出】 勇敢地站出来。<br />
【挺胸凸肚】 ①形容得意或狂妄自大的样子。②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br />
【挺鹿走险】 挺而走险。谓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语本《左传?文公十 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br />
【括目相待】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br />
【拾人牙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 牙後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br />
【拾人涕唾】 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br />
【拾人唾涕】 见“拾人涕唾”。<br />
【拾人唾馀】 见“拾人涕唾”。<br />
【拾金不昧】 谓拾得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br />
【拾陈蹈故】 因袭陈词滥调。<br />
【拾带重还】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 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br />
【拾遗补阙】 ①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②采录遗逸的事迹。<br />
【挑三拨四】 见“挑三豁四”。<br />
【挑三豁四】 谓挑拨是非。<br />
【挑茶斡刺】 寻事生非。<br />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制造矛盾。<br />
【挑三拣四】 谓挑挑拣拣,嫌这嫌那。<br />
【挑三嫌四】 见“挑三拣四”。<br />
【挑三检四】 见“挑三拣四”。<br />
【挑么挑六】 挑剔,找差错。<br />
【挑肥拣瘦】 谓挑来挑去,下不了决心,拿不定主意。<br />
【挑精拣肥】 犹挑肥拣瘦。<br />
【挑牙料?】 摇动嘴?。谓吵嘴,争吵。<br />
【挑?料嘴】 见“挑牙料?”。<br />
【指山说磨】 见“指山卖磨”。<br />
【指山卖磨】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br />
【指天为誓】 见“指天誓日”。<br />
【指天画地】 ①谓上占三光,下知分野。②伸指上下左右挥动。道教敕勒之 术。③讲话时助以手势,态度激切。④谓发誓赌咒。<br />
【指天誓日】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br />
【指不胜屈】 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br />
【指不胜偻】 见“指不胜屈”。<br />
【指日可待】 谓不久即可实现。<br />
【指日而待】 见“指日可待”。<br />
【指日成功】 谓不久即可成功。<br />
【指日高升】 见“指日高升”。<br />
【指日高升】 谓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br />
【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br />
【指手画脚】 见“指手划脚”。<br />
【指手划脚】 亦作“指手画脚”。①说话时做手势。多用于形容放肆或得意。 ②比喻乱加指点批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