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冒矢石】 见“躬蹈矢石”。<br /> 【躬耕乐道】 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形容隐士的生活和节操。<br /> 【躬逢其盛】 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后以“躬逢 其盛”谓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br /> 【躬擐甲胄】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br /> 【躬蹈矢石】 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石,不怕牺牲自己。<br /> 【躬体力行】 犹言身体力行。<br /> 【?惊受怕】 犹言担受惊吓。<br /> 【迂谈阔论】 犹言高谈阔论。<br /> 【迅电流光】 比喻光阴像电光迅速地消逝。<br /> 【迅雷不及掩耳】 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不及防备。<br /> 【迅雷风烈】 犹言迅雷烈风。<br /> 【近水楼台】 见“近水楼台先得月”。<br /> 【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 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后常用来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br /> 【近在咫尺】 形容距离很近。<br /> 【近在眉睫】 比喻相距极近。<br /> 【近?者赤,近墨者黑】 接近?砂容易变红,接近墨容易变黑。强调客观环 境具有很大影响。<br /> 【近交远攻】 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br /> 【近悦远来】 ①近居的人悦服,远处的人慕化而来。形容政治清明,远近归 附。语本《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邢?疏:“子曰:当施惠於近者,使之喜说,则远者当慕化而来也。”②商家亦用以招?客人。<br /> 【近亲繁殖】 ①指亲缘关系较近的家畜个体间的交配。近亲繁殖会使后代体 弱,生活力、繁殖力降低。比喻在学术上只以自己的一种理论、一套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培养学生或进行科研,学生毕业后又都留在本校工作。②比喻领导干部在本地区、本单位大量任用自己的亲属。<br /> 【返本朝元】 犹言返本还源。<br /> 【返本还元】 犹言返本还源。<br /> 【返本还原】 同“返本还源”。恢复根本;恢复原样。<br /> 【返本还源】 ①返回原地。②恢复根本。<br /> 【返老还童】 由老年回到少年;由衰老恢复青春。<br /> 【返老归童】 见“返老还童”。<br /> 【返邪归正】 犹言改邪归正。<br /> 【返来复去】 谓多次重复。<br /> 【返虚入浑】 ①谓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谓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br /> 【返视内照】 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br /> 【返照回光】 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br /> 【返璞归真】 同“返朴归真”。<br /> 【返朴还真】 同“返朴归真”。<br /> 【返朴还淳】 犹返朴归真。<br /> 【返朴归真】 谓还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br /> 【返辔收帆】 喻退归。<br /> 【返观内视】 见“返视内照”。<br /> 【返观内照】 见“返视内照”。<br /> 【迎刃以解】 同“迎刃而解”。<br /> 【迎刃立解】 同“迎刃而解”。<br /> 【迎刃而解】 比喻事情容易解决。<br /> 【迎刃冰解】 同“迎刃而解”。<br /> 【迎来送往】 ①谓迎接来者,送走去者。②谓来时迎接,去时送行。<br /> 【迎门请盗】 典出《後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 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后以“迎门请盗”比喻至孝。<br /> 【迎风待月】 唐元稹《莺莺传》记张生遇崔莺莺于蒲东普救寺,张生致诗挑 逗莺莺,莺莺复诗,约以私会,其诗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后因以“迎风待月”表示男女密约私会。<br /> 【迎神赛会】 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br /> 【迎奸卖俏】 指卖弄姿色,诱人偷情。<br /> 【迎新送故】 见“迎新送旧”。<br /> 【迎新送旧】 ①谓迎来新的,送走旧的。②特指妓女生涯。<br /> 【迎新弃旧】 谓离开旧夫,再嫁新君。<br /> 【迎头痛击】 当头给以沉重打击。<br /> 【迎头?上】 谓加紧追上最前面的。<br /> 【述而不作】 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br /> 【迥不犹人】 卓然超绝,不同于人。<br /> 【迥乎不同】 见“迥然不同”。<br /> 【迥然不群】 卓然超绝,与众不同。<br /> 【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容等待。<br /> 【迫不可待】 见“迫不及待”。<br /> 【迫不得已】 迫于无奈,不得不如此。<br /> 【迫在眉睫】 见“迫於眉睫”。<br /> 【迫於眉睫】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br /> 【回山转海】 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br /> 【回天挽日】 见“回天倒日”。<br /> 【回天倒日】 犹言旋转乾坤。<br /> 【回天运斗】 犹言旋转乾坤。<br /> 【回天转地】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br /> 【回文织锦】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 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以“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br /> 【回生起死】 犹言起死回生。<br /> 【回邪入正】 犹言改邪归正。<br /> 【回光反照】 见“回光返照”。<br /> 【回光返照】 亦作“回光反照”。①太阳刚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发生的天空 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临死之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②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③佛教指反省内心。<br /> 【回黄转绿】 草木秋冬黄落,春日转绿。谓时序变迁,亦喻世事变化。<br /> 【回乾就湿】 谓母亲育?时,让婴?居干处,自己就湿处。<br /> 【回嗔作喜】 转怒为喜。<br /> 【回肠九转】 形容内心焦虑不安,痛苦万分,仿佛肠子被多次牵转一样。<br /> 【回肠百转】 见“回肠九转”。<br /> 【回肠伤气】 见“回肠荡气”。<br /> 【回肠荡气】 亦作“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br /> 【回筹转策】 运筹决策。<br /> 【追亡逐北】 追击败逃的敌人。<br /> 【追亡逐遁】 见“追亡逐北”。<br /> 【追本溯源】 谓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br /> 【追本穷源】 同“追本溯源”。<br /> 【追奔逐北】 见“追亡逐北”。<br /> 【追风逐日】 同“追风逐电”。<br /> 【追风逐电】 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br /> 【追风逐影】 见“追风蹑景”。<br /> 【追风掣电】 同“追风逐电”。<br /> 【追风摄景】 见“追风蹑景”。<br /> 【追风蹑景】 ①据晋崔豹《古今注?鸟兽》载:秦始皇有骏马名追风、蹑景。 后以“追风蹑景”形容马行疾速。②追随;?上。<br /> 【追风蹑影】 见“追风蹑景”。<br /> 【追根求源】 同“追本溯源”。<br /> 【追根究底】 追究底细。<br /> 【追根究蒂】 见“追根究底”。<br /> 【追根查源】 同“追本溯源”。<br /> 【追根问底】 见“追根究底”。<br /> 【追根寻底】 见“追根究底”。<br /> 【追根溯源】 同“追本溯源”。<br /> 【追根穷源】 同“追本溯源”。<br /> 【追云逐电】 极言迅疾。<br /> 【追魂夺命】 夺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极大。<br /> 【追魂夺魄】 见“追魂摄魄”。<br /> 【追魂摄魄】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br /> 【追远慎终】 犹言慎终追远。<br /> 【追趋逐耆】 谓追逐时尚。<br /> 【追?卖笑】 见“追欢卖笑”。<br /> 【追欢作乐】 见“追欢取乐”。<br /> 【追欢取乐】 犹言寻欢作乐。<br /> 【追欢买笑】 追求欢乐。多指狎妓饮酒之类。<br /> 【追欢卖笑】 谓出卖色情,供人取乐。<br />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 “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br /> 【送去迎来】 见“送往迎来”。<br /> 【送抱推襟】 真诚相待的意思。<br /> 【送往迎来】 ①送往者,迎来者。多指应酬客人,接送官员。②指娼妓接送 嫖客。<br /> 【送往事居】 谓礼葬死者,奉事生者。<br /> 【送往视居】 见“送往事居”。<br /> 【送往劳来】 见“送往迎来”。<br /> 【送故迎新】 亦作“送旧迎新”。①指送旧官,迎新官。②指送旧岁,迎新 年。③指娼妓送迎嫖客。<br /> 【送眼流眉】 犹言眉来眼去。谓男女以眉目传情。<br /> 【送暖偷寒】 亦作“送暖偷寒”。亦作“送暖偎寒”。①指暗中为男女私情 牵线撮合。②指男女偷情苟合,幽会叙情。<br /> 【送暖偷寒】 见“送暖偷寒”。<br /> 【送暖偎寒】 见“送暖偷寒”。<br /> 【送暖偷寒】 见“送暖偷寒”。<br /> 【送旧迎新】 见“送故迎新”。<br /> 【迷人眼目】 谓迷惑别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br /> 【迷天大罪】 极大的罪恶。迷,通“弥”。<br /> 【迷天大谎】 极大的谎话。迷,通“弥”。<br /> 【迷而不反】 见“迷而不返”。<br /> 【迷而不返】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br /> 【迷而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br /> 【迷而知返】 见“迷而知反”。<br /> 【迷花沾草】 犹言拈花惹草。<br /> 【迷金醉纸】 犹言纸醉金迷。<br /> 【迷迷荡荡】 晃悠貌,摇荡的样子。<br /> 【迷途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br /> 【迷途知返】 见“迷途知反”。<br /> 【迷魂阵】 ①旧小说中指一种能使人灵魂迷失、令人不辨方向的阵列。②比 喻能使人迷惑的阵势、圈套。<br /> 【迷魂淫魄】 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br /> 【迷魂汤】 迷信谓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br /> 【迷魂夺魄】 见“迷魂淫魄”。<br /> 【迷涂知反】 见“迷途知反”。<br /> 【迷离徜仿】 见“迷离惝恍”。<br /> 【迷离徜恍】 见“迷离惝恍”。<br /> 【迷离惝恍】 谓神志或眼睛迷迷糊糊而难以分辨清楚。<br /> 【迷离扑朔】 语本《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因以“迷离扑朔”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分辨。<br /> 【逆天犯顺】 背逆天意正道。<br /> 【逆天违众】 谓违背天理人情。<br /> 【逆天暴物】 违反天意,残害万物。<br /> 【逆水行舟】 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处境困难,必须努力从事。<br /> 【逆耳利行】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 行为。<br /> 【逆行倒施】 犹言倒行逆施。<br /> 【逆阪走丸】 见“逆坂走丸”。<br /> 【逆坂走丸】 逆着斜坡滚丸。比喻事情难于办到。<br /> 【逆阪走丸】 见“逆坂走丸”。<br /> 【逆来顺受】 ①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②谓对悖于事 理而出现的事物持顺遂的态度。<br /> 【逆风恶浪】 比喻险恶的形势。<br /> 【逆施倒行】 见“逆行倒施”。<br /> 【逆道乱常】 违背道德纲常。<br /> 【退有後言】 谓当面顺从,背后有异议。<br /> 【退食自公】 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br /> 【退食从容】 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语本《诗? 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br /> 【退旅进旅】 一起进退。<br /> 【退避三舍】 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 反晋国,则何以报不??”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 “退三舍以辟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br /> 【退藏於密】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br /> 【逝者如斯】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后用以谓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br /> 【逝将去汝】 诀别之辞。<br /> 【连二亻并三】 同“连三接二”。<br /> 【连二?三】 急忙;?快。<br /> 【连三并四】 同“连三接二”。<br /> 【连三接二】 犹言接连不断。<br /> 【连三接五】 同“连三接二”。<br /> 【连三接四】 同“连三接二”。<br /> 【连三跨五】 形容动作迅速。<br /> 【连山排海】 形容数量多、规模大。<br /> 【连天匝地】 形容规模大,数量多。<br /> 【连天烽火】 形容战事遍及各地。<br /> 【连日连夜】 见“连日继夜”。<br /> 【连日带夜】 见“连日继夜”。<br /> 【连日继夜】 谓日夜不停。<br /> 【连中三元】 ①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 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获第一名。②喻连续击中三次。<br /> 【连阡累陌】 形容田多。<br /> 【连州比县】 见“连州跨郡”。<br /> 【连州跨郡】 谓遍及各地。<br /> 【连车平斗】 语本唐张?《朝野佥载》卷四:“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 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张?谓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后因以“连车平斗”形容冗员之甚。<br /> 【连更星夜】 见“连更晓夜”。 <br />
T:0.004591s,M:250.9 KB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