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同罚异】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br /> 【赏奇析疑】 晋陶潜《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以 “赏奇析疑”谓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br /> 【赏信罚必】 谓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br /> 【赏信罚明】 同“赏罚分明”。<br /> 【赏高罚下】 见“赏功罚罪”。<br /> 【赏善罚恶】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br /> 【赏善罚否】 见“赏善罚恶”。<br /> 【赏劳罚罪】 见“赏功罚罪”。<br /> 【赏罚分明】 谓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br /> 【赏罚信明】 同“赏罚分明”。<br /> 【赏罚严明】 同“赏罚分明”。<br /> 【赏贤使能】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br />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br />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 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br /> 【赐墙及肩】 语出《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 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以“赐墙及肩”喻才学浅露。<br /> 【质非文是】 谓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 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br /> 【质亻区影曲】 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br /> 【质疑问难】 谓心存疑问向人提出以求得解答。<br /> 【质疑辨惑】 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br /> 【周穷?匮】 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他贫困的人。<br />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时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 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故事见于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见于《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后世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br /> 【赔身下气】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br /> 【赘食太仓】 谓无功受禄。<br /> 【■探隐索】 谓探索事物的奥秘。<br /> 【赞口不绝】 见“赞不绝口”。<br /> 【赞不绝口】 不住口地称赞。<br /> 【赃?狼藉】 同“赃污狼藉”。<br /> 【赃污狼藉】 谓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br /> 【赃污狼籍】 同“赃污狼藉”。<br /> 【赃私狼藉】 同“赃污狼藉”。<br /> 【赃私狼籍】 同“赃污狼藉”。<br /> 【赃官污吏】 犹了贪官污吏。<br /> 【赃盈恶贯】 谓贪赃甚多,罪恶滔天。<br /> 【赃货狼藉】 同“赃污狼藉”。<br /> 【赃贿狼藉】 同“赃污狼藉”。<br /> 【赃贿狼籍】 见“赃贿狼藉”。<br /> 【赃秽狼藉】 同“赃污狼藉”。<br /> 【见小?大】 谓小事清楚,大事糊涂。<br /> 【见仁见智】 语本《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知,同“智”。后以“见仁见智”谓对同一问题各有各的见解。<br /> 【见死不救】 见到面临死亡威胁或困境的人而不去援救。常比喻冷酷无情。<br />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br /> 【见危授命】 谓在危难关头,勇于献身。<br /> 【见多识广】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谓阅历深,经验多。<br /> 【见异思迁】 见“见异思迁”。<br /> 【见异思迁】 亦作“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谓意 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语本《管子?小匡》“少而?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又见《国语?齐语》。<br /> 【见豕负涂】 看见豕伏于道中。语出《易?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 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孔颖达疏:“‘离’为文明,‘泽’是卑秽,以文明之极,而观至秽之物,事同豕而负涂,泥秽莫斯甚矣。”后因以“见豕负涂”喻卑秽污浊。<br /> 【见利忘义】 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 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br /> 【见利思义】 看到利益,想到道义。谓以道义为重。<br /> 【见事生风】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br /> 【见事风生】 谓遇事雷厉风行。<br /> 【见所不见】 见“见所未见”。<br /> 【见所未见】 亦作“见所不见”。见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希 罕。<br /> 【见兔放鹰】 ①禅宗谓有的放矢,对机说法。②谓看到眼前利益,就竞相追 逐。<br /> 【见兔顾犬】 比喻时机当前,急谋对策。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 而顾犬,未为晚也。”<br /> 【见怪不怪】 谓遇见怪异现象而不自惊异。<br /> 【见怪非怪】 见“见怪不怪”。<br /> 【见始知终】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br /> 【见风使帆】 同“见风使舵”。<br /> 【见风使船】 同“见风使舵”。<br /> 【见风使舵】 比喻作事无定见,相机行事,随机应变。<br /> 【见风是雨】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br /> 【见风转舵】 同“见风使舵”。<br /> 【见风转篷】 同“见风使舵”。<br /> 【见神见鬼】 形容猜疑畏惧的样子。<br /> 【见时知几】 谓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br /> 【见财起意】 见了财物,引起歹念。<br /> 【见哭兴悲】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br /> 【见笑大方】 被见识广博的人所笑话。泛指被内行笑话。常用作谦词。语本 《庄子?秋水》:“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成玄英疏:“方,犹道也。”<br /> 【见异思迁】 亦作“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谓意 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语本《管子?小匡》“少而?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又见《国语?齐语》。<br /> 【见景生情】 ①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②犹言随机应变。<br /> 【见智见仁】 见“见仁见智”。<br /> 【见几而作】 谓事前明察事物细微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而有所动作。<br /> 【见微知著】 谓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语本《韩非 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br /> 【见义必为】 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br /> 【见义勇为】 谓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 不为,无勇也。”<br /> 【见义敢为】 见“见义勇为”。<br /> 【见义当为】 见“见义必为”。<br /> 【见溺不救】 犹言见死不救。<br /> 【见经识经】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br /> 【见貌辨色】 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br /> 【见诮大方】 见“见笑大方”。<br /> 【见精识精】 同“见经识经”。<br /> 【见惯不惊】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br /> 【见惯司空】 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br /> 【见鞍思马】 看到马鞍想起马。比喻触类相思。<br /> 【见贤思齐】 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br /> 【见噎废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br /> 【见德思齐】 见“见贤思齐”。<br /> 【见弹求?】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语本《庄 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炙。”<br /> 【见弹求鹗】 见“见弹求?”。<br /> 【见机而作】 同“见几而作”。<br /> 【见机行事】 谓看清适当时机灵活地处理事情。<br /> 【见钱眼红】 见“见钱眼开”。<br /> 【见钱眼开】 谓贪鄙爱财。<br /> 【见缝插针】 比喻善于抓紧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br /> 【见猎心喜】 《二程遗书》卷七:“明道(程颢)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 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后以“见猎心喜”比喻旧习难忘,触其所好,便跃跃欲试。清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陶篁村》:“乾隆甲寅,春田以新补弟子员入场。先生见猎心喜,意欲重携铅椠。”徐兴业《金瓯缺》第二一章九:“高世宜真所谓是‘见猎心喜’,他一看机会已到,摆一摆手,示意部下休得妄动,惊走了它。”一说,为三国魏曹丕故事。见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亦省作“见猎”。<br /> 【见羹见墙】 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 之幻影于羹。见《後汉书?李固传》。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br /> 【见世生苗】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br /> 【见素抱朴】 见“见素抱朴”。<br /> 【见素抱朴】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br /> 【规天矩地】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br /> 【规行矩止】 见“规行矩步”。<br /> 【规行矩步】 ①步行端正。喻举动合于礼仪法度。②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 通。<br /> 【规言矩步】 比喻言行谨慎,合乎法度。<br /> 【规矩准绳】 同“规矩绳墨”。<br /> 【规矩绳墨】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绳墨,木匠画直线所用 的工具。多比喻标准法度。<br /> 【规重矩叠】 谓合乎规矩法度。<br /> 【规旋矩折】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br /> 【规贤矩圣】 谓效法圣贤。<br /> 【规绳矩墨】 同“规矩绳墨”。<br /> 【视人如子】 见“视民如子”。<br /> 【视人如伤】 见“视民如伤”。<br /> 【视下如伤】 见“视民如伤”。<br />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br /> 【视日如年】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br /> 【视丹如绿】 看红色就像绿色。形容忧愁迷乱而致眼睛昏花。<br /> 【视民如子】 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br /> 【视民如伤】 形容帝王、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br /> 【视而不见】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br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 形容不重视,不注意。<br /> 【视死如生】 见“视死若生”。<br /> 【视死如饴】 谓甘心死去。<br /> 【视死如归】 把赴死看作如归家一样。形容不怕死。多指为了正义,不惜牺 牲。<br /> 【视死若生】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br /> 【视死若归】 见“视死如归”。<br /> 【视死犹归】 见“视死如归”。<br /> 【视同一律】 同等看待。<br /> 【视同?戏】 把重大的事情看作小孩子做游戏。形容极不严肃,十分随便。<br /> 【视同陌路】 见“视若路人”。<br /> 【视同拱璧】 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br /> 【视同秦越】 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 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br /> 【视如陌路】 见“视若路人”。<br /> 【视如草芥】 语本《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后因以“视如草芥”比喻极端轻视。<br /> 【视如粪土】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下贱。比喻极端蔑视。<br /> 【视若?戏】 见“视同?戏”。<br /> 【视若无睹】 看见了好像没看见。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br /> 【视若路人】 把亲人或熟人看作陌路人。<br /> 【视财如命】 爱惜钱财如同爱惜生命。形容极为贪钱吝啬。<br /> 【视为?戏】 见“视同?戏”。<br /> 【视为畏途】 语本《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 戒也。”后因以“视为畏途”谓把某一处所或事情看得危险、艰难。<br /> 【视为寇雠】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br /> 【视远步高】 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br /> 【视微知著】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br /> 【视险如夷】 把危险看作平安。形容勇敢,不畏艰险。<br /> 【视险若夷】 见“视险如夷”。<br /> 【睹始知终】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br /> 【睹著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br /> 【亲上成亲】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br /> 【亲上做亲】 见“亲上成亲”。<br /> 【亲仁善邻】 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br /> 【亲仁善邻】 见“亲仁善邻”。<br /> 【亲如手足】 亲密得如同兄弟一样。手足,喻兄弟。<br /> 【亲冒矢石】 见“亲当矢石”。<br /> 【亲密无间】 关系密切,没有丝毫隔阂。语本《汉书?萧望之传赞》:“萧 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br /> 【亲痛仇快】 亲人痛心,仇人快意。语本汉?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雠者所快。”<br /> 【亲当矢石】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br /> 【亲操井臼】 谓亲自料理家务。<br /> 【亲离众叛】 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br /> 【觉人觉世】 谓启发世人觉悟。<br /> 【览闻辩见】 谓见多识广,能说会道。<br /> 【观山玩水】 犹言游山玩水。<br /> 【观化听风】 谓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br /> 【观形察色】 见“观貌察色”。<br /> 【观者成堵】 见“观者如堵”。<br /> 【观者如市】 形容观看的人多。<br /> 【观者如垛】 见“观者如堵”。<br /> 【观者如堵】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语出《礼记?射义》:“孔子射於矍相之 圃,盖观者如堵墙。”<br /> 【观者如云】 见“观者云集”。<br /> 【观者云集】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br /> 【观风察俗】 观察国风民俗。<br /> 【观眉说眼】 看人家脸色。<br /> 【观过知仁】 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语出《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br /> 【观隅反三】 犹言举一反三。<br /> 【观场矮人】 谓见识浅鄙者。<br /> 【观机而作】 见“观机而动”。<br /> 【观机而动】 犹言见机而作。<br /> 【观?伺隙】 察看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br /> 【里丑捧心】 《庄子?天运》: “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 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后以“里丑捧心”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br /> 【重於泰山】 比喻意义重大。<br /> 【重逆无道】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br /> 【重财轻义】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br /> 【重气?名】 重视义气,慕求声名。<br /> 【重气轻生】 同“重义轻生”。<br /> 【重气轻命】 同“重义轻生”。 <br />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