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注释
青玉旆(pèi):比喻新竹。旆,古代旗末燕尾状饰品。
铅霜:指竹子的箨粉。
流潦(liǎo):道路积水。
兰成:庾信,字兰成。初仕梁,后留北周。
卫玠清羸(léi):晋卫阶美貌而有羸疾。
平阳客:后汉马融性好音乐,独卧平阳,闻人吹笛而悲,故称平阳客。
青芜国:杂草丛生地。
红糁(sǎn):指落花。糁,米
0
译文
夜色中烟雾消散,天地间寂静,听不到鸟声喧喧,只有阵阵急雨,在屋顶上响成一片。新生的嫩竹探出墙头,青碧的颜色如玉制的流苏一般。皮上的粉霜已被冲洗净尽,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曳,相互碰撞摩缠。雨气潮湿,松了琴弦。寒气阵阵,侵入枕头帏幛之间。风吹着落满尘灰的蛛网,一丝丝粘上竹帘。在寂寥的旅馆,听着房檐的水滴声连绵不断,昏昏沉沉,我独自困倦小眠。怎奈心中太苦闷焦烦,梦境连连被雨声惊断,梦境又是那么恍惚轻浅,醒后难以记住星星点点,幽独的我只有自伤自怜。我这远方的游子,归心似箭,最担心的是满路泥潦把车轮粘连,使我无法把故乡返还。怎奈我现在的情景,就像当年滞留北朝的庾信,苦苦地思念故园;就像瘦弱的卫玠,多愁多病而易伤心肝。困顿清闲,更容易忧愁伤感。难怪客居平阳的马融,听见笛声中的忧怨,就悲伤得泣涕涟涟。更何况在这长满青苔的客馆,萧条冷落,已被凋残的点点红花铺满。如今门外的樱桃已经结成豆粒大的果实,却无人与我共同赏玩。
0
赏析
此词为驿馆阻雨,抒写羁宦伤心情怀之作。上片描写暮春晨雨的景象和孤寂无聊、心神不宁的情状。“对宿”三句写清晨急雨飞溅,宿雾散,春鸟静,时鸣高屋的四野春雨淋漓景象,为全词即景抒情铺垫大背景大氛围。“墙头”三句转写驿馆围墙上青竹高耸,风雨冲刷竹枝粉霜褪尽,翠叶婆娑如绿旗招展,描绘了一幅青嫩碧润的春雨翠竹图,显示出江南景物之美。“润逼”三句辞意顿转,以润、寒、粘三字写出居处环境的空气潮湿、寒瑟和虫网粘腻,透出境苦之况味。“邮亭”三句写因春雨阻困,愁眠驿舍,词人听檐前春雨淋漓与浅眠梦轻,时而惊醒,以愁、惊、怜三字点染词人幽独寂寥、情怀凄苦愁闷不安的心态。下片从雨阻行程写到落红铺地,春事消歇,从而寄寓惜春的感慨。“行人”二句写词人急欲归京的心意,“速”、“念”二字透露出急欲归京,忧虑流潦的复杂心情。“怎奈向”数句隐喻词人对京都汴京的眷怀和体弱不堪劳顿。“况萧索”数句再写风雨中青芜萧索、落红铺地,樱桃红艳,渲染春光消逝之残景;“共谁秉烛”一语双意,一是残花凋零,一是“自怜幽独”,无景可赏,无友可伴。以花落人孤的茫然失落,抒写暮春风雨无情,羁宦幽独谁怜的惆怅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