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李贺 (140) (唐朝诗人)
梁公子 155
白虎行 160
石城晓 164
溪晚凉 165
蜀国弦 166
休洗红 166
恼公 167
神弦 168
北中寒 174
浩歌 174
花游曲 175
示弟 179
湖中曲 180
江南弄 186
199
屏风曲 200
走马引 202
难忘曲 203
神仙曲 204
七夕 204
荣华乐 205
堂堂 206
春怀引 207
宫娃歌 207
少年乐 208
绿水词 208
夜坐吟 208
残丝曲 209
出城 209
唐儿歌 209
伤心行 211
仙人 212
致酒行 212
京城 213
赠陈商 213
苦昼短 214
感讽 216
秦宫诗 216
官街鼓 216
将进酒 216
艾如张 217
巫山高 217
开愁歌 217
日出行 217
感春 217
天上谣 218
莫愁曲 218
河阳歌 219
钓鱼诗 219
瑶华乐 220
神弦曲 220
谣俗 220
黄家洞 220
野歌 221
黄头郎 221
题归梦 222
大堤曲 224
将发 226
高轩过 227
上之回 228
平城下 228
江楼曲 228
秋来 229
昌谷诗 230
梦天 233
沙路曲 233
相劝酒 234
新夏歌 235
湘妃 236
铜驼悲 238
致酒行 239
猛虎行 246
马诗 248
帝子歌 261
0 李贺简介 2417 0 0 0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1]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2] 。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3]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4-6]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7]
T:0.031682s,M:302.92 KB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