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空咄咄】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 安,终日?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br /> 【书香人家】 同“书香门第”。<br /> 【书香世家】 同“书香门第”。<br /> 【书香门户】 见“书香门第”。<br /> 【书香门第】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br /> 【书缺有间】 《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 说。”张守节正义:“言《古文尚书》缺失其间多矣,而无说黄帝之语。”后因以“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br />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 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br /> 【书画卯酉】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br /> 【书囊无底】 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br /> 【晨昏定省】 同“昏定晨省”。旧时指朝夕服侍慰问双亲。<br /> 【晨秦暮楚】 犹言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br /> 【晨参暮省】 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br /> 【晨参暮礼】 早晚参拜。<br /> 【晨提夕命】 犹言朝夕教诲。<br /> 【晨兢夕厉】 谓终日勤勉谨慎。<br /> 【晨钟暮鼓】 ①语本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 挂情”。佛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后因以“晨钟暮鼓”谓时日推移。②比喻令人警悟的话。<br /> 【晚节不终】 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br /> 【昼日三接】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br /> 【昼日昼夜】 犹言日日夜夜;没日没夜。<br /> 【昼伏夜行】 白天隐伏,夜里行走。一种隐蔽行动。<br /> 【昼伏夜动】 白天埋伏,夜晚活动。<br /> 【昼伏夜游】 犹昼伏夜动。<br /> 【昼吟宵哭】 昼夜哀叹、哭泣。<br /> 【昼度夜思】 日夜思量。<br /> 【昼阴夜阳】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 道反常,将有灾异。<br /> 【昼乾夕惕】 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无咎。”<br /> 【昼想夜梦】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br /> 【昼警夕惕】 日夜警惕戒慎。<br /> 【晴天霹雳】 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事情或灾祸。<br /> 【替天行道】 ①代行上天的意旨。谓按照天意,在人世间做正义的事业。② 借指代行人民群众的意愿。<br /> 【替古人耽忧】 谓不必要的忧虑。<br /> 【替古人担忧】 见“替古人耽忧”。<br /> 【暑雨祁寒】 夏大雨,冬大寒。《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 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沈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br /> 【晰毛辨发】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br /> 【智小言大】 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br /> 【智小谋大】 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br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谓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br />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br />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谓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语 本《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br /> 【智周万物】 谓于万物无所不知。语本《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 济天下。”韩康伯注:“知周万物则能以道济天下。”孔颖达疏:“圣人无物不知,是知周於万物。”<br /> 【智昏菽麦】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br /> 【智勇兼全】 同“智勇双全”。<br /> 【智勇双全】 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br /> 【智圆行方】 智虑周到通达,行为端方不苟。语出《文子?微明》:“老子 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br /> 【智尽能索】 智慧、能耐都已用尽。索,竭尽。<br /> 【智藏■在】 谓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br /> 【景入桑榆】 比喻垂老之年。<br /> 【景升豚犬】 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 世以“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br /> 【景星凤皇】 亦作“景星凤凰”。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因 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br /> 【景星凤凰】 见“景星凤皇”。<br /> 【景星庆云】 古代以为祥瑞的事物或征兆。庄云,五色云,祥瑞之云。<br /> 【景星麟凤】 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br /> 【?面盎背】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br /> 【普天之下】 整个天下;遍天下。<br /> 【普天匝地】 满天遍地,普天下。<br /> 【普天同庆】 遍天下的人共同庆祝。<br /> 【普天率土】 整个天下,四海之内。犹全国。语出《孟子?万章上》:“《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本《诗?小雅?北山》“普天”作“溥天”。<br /> 【普度众生】 佛教语。谓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br /> 【普度群生】 见“普度众生”。<br /> 【普渡众生】 同“普度众生”。<br /> 【普济众生】 同“普度众生”。<br /> 【普济群生】 同“普度众生”。<br /> 【曾参杀人】 《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 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后以“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之祸。<br /> 【曾几何时】 谓时间过去没多久。语本唐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 时,白发忽满镜。”<br /> 【曾经沧海】 《孟子?尽心上》:“故观於海者难为水。”唐元稹《离思》 诗之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巫山不是云。”后多以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经验丰富。<br />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br /> 【会者不忙】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br /> 【会逢其?】 恰巧碰上那个场合。<br /> 【会家不忙】 见“会者不忙”。<br /> 【暗中摸索】 在黑暗中寻找探索。亦比喻无人指引,独自探求。<br /> 【暗香疏影】 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 黄昏。”后遂以“暗香疏影”为梅花的代称。<br /> 【暗度陈仓】 《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 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后遂以“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br /> 【暗送秋波】 本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秋波, 比喻美女的眼睛。语本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br /> 【暗室不欺】 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谓光明磊落。语出唐 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br /> 【暗室屋漏】 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br /> 【暗无天日】 看不到一线光明。多形容政治腐败,社会黑暗。<br />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br />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用阴险的手段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语本 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br /> 【暗箭难防】 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防备。<br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br />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br /> 【晖光日新】 《易?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礼记?大学》:“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后因以“晖光日新”谓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br /> 【晕晕沉沉】 形容眩晕而神志不清。<br /> 【晕头转向】 形容头脑昏乱,迷失方向。<br /> 【暮去朝来】 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br /> 【暮四朝三】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 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br /> 【暮雨朝云】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 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br /> 【暮夜先容】 谓事先暗中行贿,以求宽容。<br /> 【暮气沉沉】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br /> 【暮景桑榆】 日暮时,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垂 老之年。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见《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桑榆之阴不居”唐李善注。<br /> 【暮景残光】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br /> 【暮鼓晨钟】 亦作“暮鼓朝钟”。①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 劝人精进修持。②形容时光的推移。③比喻使人警醒的语言。<br /> 【暮鼓朝钟】 见“暮鼓晨钟”。<br /> 【暮楚朝秦】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 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br /> 【暮想朝思】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br /> 【暮暮朝朝】 犹言日日夜夜。<br /> 【暮翠朝红】 形容爱情不专一。<br /> 【暮虢朝虞】 虢和虞都是春秋时的小国。晋国假道于虞以灭虢,归而又灭虞。 见《左传?僖公五年》。后以“暮虢朝虞”比喻覆灭变迁之迅速。<br /> 【暮礼晨参】 谓早晚礼佛参禅。<br /> 【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br /> 【尝鼎一脔】 语本《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 之调”。尝尝鼎里一片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br /> 【尝胆卧薪】 春秋时,越王勾践自吴释归后,以柴草为床褥,经常尝苦胆, 立志灭吴,报仇雪耻。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尝胆卧薪”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br /> 【尝胆眠薪】 见“尝胆卧薪”。<br /> 【?叫扬疾】 谓大吵大闹。“?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 唧,亦吵闹之意。<br /> 【?所欲言】 痛痛快快地说出想说的话。<br /> 【?所欲为】 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br />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 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br /> 【暴戾恣睢】 残暴凶狠,恣意横行。<br /> 【暴殄天物】 ①残害灭绝万物。②任意糟蹋东西。<br /> 【暴风疾雨】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br /> 【暴风骤雨】 ①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②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革命 群众运动。<br /> 【暴跳如雷】 跳脚怒吼。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br /> 【暴敛横征】 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br /> 【暴躁如雷】 犹暴跳如雷。<br /> 【暴衣露冠】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br /> 【暴衣露盖】 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br /> 【暴露无遗】 全部显露出来,一点也没有保留。<br /> 【暂劳永逸】 犹一劳永逸。谓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br /> 【晓行夜住】 见“晓行夜宿”。<br /> 【晓行夜宿】 亦作“晓行夜住”。白天?路,晚上投宿。<br /> 【晓风残月】 ①谓晨风轻拂,残月在天,情景冷清。常借以抒写离情。②“ 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宋柳永《雨霖铃》词中名句,后用以指代词曲。③指婉约的诗词风格。<br /> 【昙花一现】 昙花,优昙钵花。开花短时即谢。《长阿含经?游行经》:“ ?佛?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后用以比喻事物之乍现即逝。<br /> 【曙後星孤】 唐孟?《本事诗?徵咎》:“崔曙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试帖 曰:‘夜来双月满,曙後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谶也。”后因用为人死后仅遗孤女之典实。<br /> 【旷日引久】 犹言旷日长久。<br /> 【旷日长久】 历时长久,久经时日。<br /> 【旷日持久】 耗费时日,拖延很久。<br /> 【旷日经久】 犹言旷日持久。<br /> 【旷日经年】 久经时日。<br /> 【旷日积晷】 久经时日。<br /> 【旷日弥久】 犹言旷日持久。<br /> 【旷日离久】 见“旷日弥久”。<br /> 【旷心怡神】 舒?心胸,愉悦精神。<br /> 【曝背食芹】 谦言微薄之献。<br /> 【曝骨履肠】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br /> 【曝书见竹】 谓睹物思人。<br /> 【水天一色】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 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r /> 【水木清华】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 集,水木湛清华。”<br /> 【水中捉月】 见“水中捞月”。<br /> 【水中著盐】 喻不着痕迹。<br /> 【水中捞月】 比喻白费气力,毫无成果。<br /> 【水月镜花】 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br />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 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br /> 【水火不避】 谓不避艰险。<br /> 【水火不辞】 见“水火不避”。<br />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 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br /> 【水火无交】 谓无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廉。语本《隋书?循吏传?赵轨》: “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br /> 【水火无情】 谓水灾火灾来势凶猛,毫不留情。<br /> 【水石清华】 见“水木清华”。<br /> 【水母目虾】 《文选?郭璞〈江赋〉》:“??腹蟹,水母目虾。”李 善注引《南越志》:“?水母?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因以“水母目虾”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br />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不能藏身。比喻对人对事过于苛察,就不能 容众。<br /> 【水光山色】 泛指山水景色。<br /> 【水米无干】 见“水米无交”。<br /> 【水米无交】 ①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为官清廉,无所取于 民。②多指互不相涉。<br /> 【水秀山明】 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br /> 【水长船高】 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br /> 【水来土掩】 比喻根据情况设法抵挡。<br /> 【水到鱼行】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br /> 【水到渠成】 比喻顺着自然趋势,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br /> 【水明山秀】 见“水秀山明”。<br /> 【水佩风裳】 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 为裳,水为?”。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br /> 【水乳交融】 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彼此结合十分紧密。<br /> 【水底纳瓜】 同“水里纳瓜”。<br /> 【水底摸月】 同“水中捞月”。<br /> 【水底捞月】 同“水中捞月”。<br /> 【水底捞针】 比喻希望极少。<br /> 【水泄不透】 同“水泄不通”。<br /> 【水泄不通】 亦作“水楔不通”。亦作“水?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 围得非常严密。<br /> 【水?不通】 见“水泄不通”。<br /> 【水泄不漏】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br /> 【水性杨花】 水性随势而流,杨花随风飘荡。比喻妇女作风轻浮,用情不专 一。<br /> 【水枯石烂】 极言历时长久。<br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 君主。<br /> 【水?不通】 见“水泄不通”。<br /> 【水净鹅飞】 见“水尽鹅飞”。<br /> 【水流花落】 ①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②比喻时过境迁。<br /> 【水流云散】 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br /> 【水流湿,火就燥】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谓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 《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br /> 【水菜不交】 同“水米无干”。<br /> 【水深火热】 《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 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后以“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br /> 【水宿山行】 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br /> 【水宿风餐】 水上住宿,临风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艰苦。<br /> 【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br /> 【水落归漕】 喻安稳。<br /> 【水剩山残】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 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br />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