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荀子第二十三 性恶 古书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 ,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 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 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 性恶明矣

荀子第二十二 正名 古书

荀子第二十二?正名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 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 心为之择谓之虑。心

荀子 修身 古书

荀子第二?修身 《修身》不是《荀子》的重要篇章,也不象是荀子写的。荀子反对天命论,决不会 说什么“人有此三行,虽有大祸,天其不遂乎?”。此篇内容多与《韩诗外传》重 复,大约是从《韩诗外传》窜入的。象这种假托荀子、甚而与荀子思想矛盾的伪作 本不想输入,不过网上曾有“新儒家”解释“修身”为“锻炼身体”,我还是把这 一篇输进来,让大家看看古人之所谓

孝经 古书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 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孟子 万章 古书

万章上?第一章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天。何为其号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天于父母, 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之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 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於我何哉! 帝使其子九男

孟子 离娄 古书

离娄上?第一章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

孟子 滕文公 古书

滕文公上?第一章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U+89B8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书曰

孟子 公孙丑 古书

公孙丑上?第一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於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於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
返回顶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