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气 评论
杜甫 (136) (唐朝诗人)
漫兴 266
不见 291
梅雨 296
早花 347
江梅 348
恨别 352
至后 354
丽人行 366
立春 367
石壕吏 370
古柏行 378
日暮 378
腊日 383
狂夫 387
垂老别 388
咏竹 389
野老 390
夏夜叹 391
赠花卿 394
潼关吏 395
宿府 399
新婚别 401
对雪 403
为农 405
哀江头 407
江村 407
新安吏 408
409
佳人 410
兵车行 411
野望 411
八阵图 411
哀王孙 412
登楼 412
望岳 413
月夜 415
蜀相 416
忸村 417
贫交行 429
岁晏行 432
客至 432
绝句 436
无家别 437
大热 447
南邻 451
阁夜 452
小至 472
春望 513
登高 607
0 杜甫简介 3509 0 0 0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1]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3]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4]
返回顶部 留言